十年前一份腸粉才賣五毛錢!物價飛漲,我們的錢都去了哪裡?

近段時間,經常去市場買菜的朋友都知道,無論是蔬菜、豬肉還是水果的價格,都是全線上漲的,2019年物價暴漲的速度令很多市民紛紛表示有點難受!

國家統計局顯示2019年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食品價格上漲11.2%,消費價格上漲4%。

十年前一份腸粉才賣五毛錢!物價飛漲,我們的錢都去了哪裡?

筆者小時候一份齋腸5毛錢,加個肉蛋才到1.5元;但是現在已經漲到一份肉蛋腸十幾元,甚至有些收費貴的還到幾十元。

十年前一份腸粉才賣五毛錢!物價飛漲,我們的錢都去了哪裡?

1999年當時北京二環以外房屋的價格大概是2000每平米,二十萬就意味著,你可以全款購買一間一百平米的大房子。

十年前一份腸粉才賣五毛錢!物價飛漲,我們的錢都去了哪裡?

物價的變遷也反映了我們消費能力的變化,那中國曆代以來的物價變化是怎樣的呢?

歷代物價亦然是不穩定

由於各個朝代統治時間有長有短,各類商品與人民生活關係的密切程度不同,本文對物價變化狀況自秦始皇當政起開始敘述和分析。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初,物價變化還不算大,谷價每石三十錢上下,秦後期物價逐漸高漲,公元前216年,米價石千六百。

到了漢朝,物價逐漸趨穩,每石谷五錢;東漢末年時期,地價每畝田在1000-2000錢左右,也就是一平方米大概四錢左右,不過這個是農用耕地類型,如果住宅區會更貴。

宋王朝時期米鬥七至十錢;後南宋初期物價升高至米鬥兩千文。

到了元朝,發行中統鈔,統一了各地的貨幣,做了一些控制物價的工作。蒙古統治者長期處於奴隸制階段,又以遊牧為生,掠奪、戰爭成習慣,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和商品流通,使物價穩定失去了基礎,給人民生活帶來了災難,物價長期處於波動之中。

江南米價在元代初期每單六百文,過了十幾年,米價從每石一貫漲到十餘貫,也就是漲了十多倍。元代後期,幾十年間,物價分類上漲從幾十倍到幾萬倍不等。

十年前一份腸粉才賣五毛錢!物價飛漲,我們的錢都去了哪裡?

明代百物價格除少數通過銀兩、錢來反映以外,大量是通過與糧食的交換比例反映出自己的價值的。洪武九年,銀一兩、錢千文、鈔一貫,皆折米一石。

清朝雍正期間,糧價趨於穩定,米每石約三錢。糧食價格來說,清朝的糧價是相對穩定的,從乾隆到清末光緒年間,糧價上漲是漸進的,而並非突飛猛進。

而從谷價來看,民初的谷價高過清末的谷價。例如民國五年每鬥谷1吊100文,比光緒二十五年400文高300文;抗戰前夕,由於帝國主義瘋狂備戰,需量增大,豬肉價格逐漸由低轉高,1930年,每百市斤僅售137元,到1936年竟升到620元。

1948年國統區通貨膨脹:4億多金圓券才能買一石大米,也就是說100元購買4粒大米

十年前一份腸粉才賣五毛錢!物價飛漲,我們的錢都去了哪裡?

裡面都是錢

在我國60年代末的最低工資是36元,一場電影的成人票最貴是2角,現在中等價格是60元一張,是300倍,以此類推,再加上市場的變化,現在的7000元工資才能抵60年代末的36元工資。

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相應的物價也會上升;老百姓只能多賺錢,理智消費。

你記憶中的一斤豬肉是多少錢啊,快來評論區和叉燒分享~

參考文獻:《中國物價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