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飛漲,糧食收購價卻微弱波動,農村良田荒廢令人揪心?

良田在很久以前在農民心中是寶,即便到了現在也是不少農村留守人員重要的收入來源。國家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鼓勵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自2006年1月1日開始取消了千百年來壓在農民身上的農業稅,同時也對種糧農民進行補貼。可是,為何農村良田荒廢的情況依然大量存在,不斷髮生呢?


農村良田被肆意荒廢,由農民心目中的“寶”變為“草”,在令人揪心的同時,是否該引發人們的深思呢?筆者從農民叔叔阿姨的談話中,找到了一些原因,並深有所感。下面,容筆者一一道來。


首先,種田,根本賺不來錢。因為隨著物價和勞動力成為的不斷上漲,種田所需成本也不斷上升。從開始播種到豐收,除去請人插秧、買農藥、化肥所花費的成本,最後到淨利潤,所餘甚少。因此嚴重打消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其次,種田不如打工收入來的快,來的多。由於種田從播種到豐收,再到賣糧本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漫長的等待極大地耗費了農民的時間,而且收入不高,要是遇到天災,農作物還會減產,虧損。因此不少農民選擇外出務工,這樣每個月便有固定的收入來源,而且比種田收入高的多,來的快。因此兩者相比之下,農民當然會選擇荒廢良田,外出務工。


最後,沿海用工荒所上漲的工資,極大了吸引了農民前往。種田賺不了錢,而為了家裡孩子的讀書,生活,以及為以後孩子的嫁娶著想。何不趁著還算年輕,腿腳靈便,抓緊時間多掙些錢。因此沿海的用工荒,引發的工資上漲,對農村靠農田收入的農民來說,不可不說是很大的吸引。


因此,農村良田的肆意荒廢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出現上述的原因,在值得我們揪心的同時,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但如不加控制,任由發展,其最終將產生一系列的嚴重問題。


正所謂,“農業是國家的根本”。糧食儲備戰略,對國家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因而,農村良田的大量荒廢,將嚴重的危害了糧食儲備戰略的安全。隨著良田的減少和荒廢,中國近些年開始從泰國進口大米,這便是對農田荒廢后果的驗證。因此控制農田的減少和荒廢,鼓勵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應引起國家的足夠重視。


首先,國家應該繼續加大對良田的補貼力度,適當的提高糧食的收購價格。近些年來,物價不斷上漲,而房價更是突飛猛漲,但糧食價格始終在國家規定收購價之間上下微量徘徊,不見漲。農民種糧得不到實惠,心裡也產生了不平衡,種糧積極性自然大打折扣。農民為國家的利益犧牲的實在太多,他們也該享有社會主義帶來的成果。因此,適當的加大糧食的補貼和收購價格,為農民增收,是國家應該所負有的責任和擔當。


在此,筆者曾看到一則網貼,有力的說明了農民對國家的所作的貢獻,而犧牲自己利益的例證。帖子上講,“一位房產公司的人大代表在“兩會”中說,房價不是我們開發商決定的,是由市場來定的。老抱怨房價高,但沒人叫你在城市買,回老家買就可以啊!並又說,有市場就不能算是房價高,有賣的有買的,願打願挨,買不起房可以住火車站嘛。”這位房地產代表實則純粹是一副資本家的嘴臉。“一位農民代表聽後當場怒斥,“按你這樣荒誕理論,如果農民串通起來哄抬糧價,將每公斤糧食提到5000元,相信也會有人買,你說這樣行嗎?我們沒房子可以住火車站,你沒糧食可以吃屎嗎?為什麼國家放縱房子發瘋漲價而控制糧食價格呢?難道農民就該死嗎?農民就不該享受社會文明成果嗎?糧食和房子都關係到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為什麼這負擔都讓老實的農民承擔?”(此段大部分引用自網絡)。這位農民代表的發言引發陣陣掌聲,說出了農民的心聲。


其次,國家應該控制和適當降低農藥和化肥的價格,以減輕農民種田的支出,確保種糧所得的淨利潤。中國近幾年的房價和物價不斷上漲,而唯獨糧價規定了收購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農民心中的不平衡。而有關種糧的農藥和化肥等一再上漲,那麼糧食淨利潤會更加變少,勢必更加打擊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因此,適當控制農藥和化肥的價格,也體現在對農民種糧的關懷和幫助下,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因此,解決農村良田荒廢,保障糧食儲備安全最有力的辦法便是使農民增收,使農民真正體會到種田的實惠。只有這樣,農田荒廢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和遏制。將來看到的便不是肆意荒廢的良田,而是到處飄飛的糧香。從而國家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保衛國土戰爭時能有充足的信心應對,有力的穩定民心。


結束語: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他們也有太多的無奈。從農民在談話中得知,看到那麼好的良田被荒廢,他們也覺得可惜;眼睜睜看到先輩留下的良田長滿雜草,他們也十分揪心。可是生活的無奈不得不讓他們做出選擇,因而選擇了荒廢良田,背井離鄉,留下滿是牽掛的家人,外出務工(這也是為何大量留守兒童出現的原因)。因此,農田的荒廢農民本身就是沒有錯的。筆者認為,良田荒廢不僅揪著農民心;也揪著農民子女的心;更揪著國家的心。因此解決農民增收,實際也在鞏固糧食儲備安全與社會的長遠穩定。解決好農民的增收問題,那麼,一切揪心都會變為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