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薪?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世纪”难题

这两天召开的足协会议被球迷调侃为“三无会议”:开赛时间没定、球队准入没谈,球员减薪虽然“达成了共识”,但是具体怎么操作、何时操作全都没有定论,具体的降薪比例也将由俱乐部自己决定。

如何降薪?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世纪”难题

尽管中国足协在会后发布的公告中称:“具体的减薪方案指导意见将由中国足协组织职业俱乐部、球员、教练员代表及法律专业人士在内的工作组制订并公布。”但受访的几家俱乐部都表示,对足协的这个“指导意见”很欢迎,但除非强制执行,否则实际操作起来会很难。有俱乐部代表干脆表示,如果足协仅是倡议呼吁,最终真正减薪的可能没几家。毕竟,中超和欧洲联赛不同,人家有职业联盟和球员工会,探讨降薪可以由这些组织牵头进行,而中超并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很难做到所有俱乐部步调一致,球员的态度也不可能统一,这就使得几乎所有俱乐部都准备采取观望态度,谁也不想做第一个“恶人”。

如何降薪?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世纪”难题

球员减薪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职业足球面临的最大问题,前有瑞士球员因为拒绝降薪被解雇;后有利物浦为给球员报“临时解雇申请”被骂得狗血淋头,最终不得不公开道歉。在尤文图斯和巴萨这样的豪门球队纷纷宣布了减薪甚至未来几个月不发薪的措施后,皇家马德里也终于在艰难的形势面前低头,宣布在未来将减薪20-30%。虽然比其他俱乐部是少多了,但连号称世界最富豪的俱乐部都不得不砍掉球员的部分薪水,可见此次疫情对于职业足坛的冲击。

如何降薪?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世纪”难题

中超的降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复杂,首先由于各个俱乐部的经营和获利方式不同,所以球员降薪的操作肯定和海外有差别。就在今天,上海上港集团发布了年度财报,在报表里,最抓眼球的要属上海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SIPG FC)全年营业收入为20.08亿元,营业利润2982.6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091.24万元,这是上港足球俱乐部连续第三年实现盈利。然而,像上港这样能赚钱的俱乐部在中国绝对是少数,因此降薪的操作肯定也不能采用一个标准。

如何降薪?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世纪”难题

另据记者透露,本次会议并没有球员代表参加,所以,足协公告中的共识也仅仅是俱乐部方面的共识,球员的态度不得而知。尽管在足协发布官方消息后,部分中超球员表示,关于降薪早有就了心理准备,有些球员则说:“目前就是盼着联赛快点开始,这样也能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低一些。”但从此前的报道可知,并非所有球员都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广州富力的外援扎哈维和武汉卓尔的艾志波就曾明确反对降薪。其中,扎哈维的表态最耐人寻味。因为就在中超降薪动议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人明确提出:要降就先从拿着高薪的外援和归化球员开始,毕竟,他们的年薪比普通球员要高出好几倍甚至数十倍。但不能忽视的是,大多数高水平外援是冲着中超的高收入才来的,一旦成为减薪的主力军,难免有人会产生别的想法。

如何降薪?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世纪”难题

有俱乐部人士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外援、外教将是减薪的难点,担心减薪会引发球员情绪,影响军心和成绩,甚至导致主力球员出走。“尽管开赛时间未定,但现在算是联赛准备期,各队都在集训,球员处于工作状态,这时候减薪肯定会对球员的训练情绪产生影响;不减薪的话,确实有不少俱乐部的母公司因疫情而受到影响,所以怎么减、减多少,肯定需要一个妥当合理的方式。”

如何降薪?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世纪”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足协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本次降薪周期为“2020年3月1日到2020赛季联赛开赛日”。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联赛6月可以开启,那么降薪的月份只有3个月,每个月减薪30%的话,全年减薪的幅度只有7.5%,如果拖到7月才能开赛,全年降薪幅度就将达到10%。也就是说,球员的“具体损失”将和联赛何时开打密切相关。因此,在讨论降薪的同时,联赛何时开打、如何安全恢复也应该有更为详细、明确的计划。否则,俱乐部因为疫情受到的损失尚未明确,仅是要求球员降薪应对危机难免招致争议。此外,有了明确的开赛时间,球员才好和俱乐部协商具体的降薪比例,联赛延期两个月还是四个月,所制定的降薪幅度,显然应该有所区别。

如何降薪?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世纪”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