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究竟從何而來?到底是不是非典型肺炎或其的變種?

用戶55771917699


本世紀爆發的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事件已有3次

新冠肺炎究竟從何而來?到底是不是非典型肺炎或其的變種?簡單直接點說,雖然新冠肺炎和非典(SARS)都是冠狀病毒屬(Coronavirus)的冠狀病毒,但兩者之間並沒有從屬或變種關係。事實上,本世紀發生的冠狀病毒感染人類事件已有3次,只是另外一個不在我國境內發生的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沒有引起我們太大關注而已。

鮮有人知,其實早在1937年的時候,科學家就在雞的身上分離出冠狀病毒,並於1965年分離出人類身上的冠狀病毒,不同的冠狀病毒會在其棘突的呈現上有所差異。而冠狀病毒可能感染的生物,也並不是只有人類,它們更多的是感染像鼠、貓、犬、牛、豬、雞、狼和禽類等脊椎動物。

為什麼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非典的變種?

非典,其實就是最早於2002年在廣東被發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這次疫情一直持續到2003年年中才被徹底消滅。之所以說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非典,也不是其變種,自然是以此次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毒株為依據。正如世界各地的專家所研究的那樣,新型冠狀病毒此前從未在人的身體中提取出來過,完全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類型。

儘管,非典和中東呼吸綜合徵的刺突蛋白結構,其實與新冠病毒的該結構很相似。但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本身就具有容易發生突變的特徵,所以,早在三月份的時候,我國科研團隊就發現該病毒在產生149個突變點之後,已經演化出了S和L這兩個亞型。從時間和傳染性來講,L型的傳染力會強於S型,而S型的時間則比L型更為古老,而對這些不同亞型特徵的瞭解,則更有益於我們對疫情進行防控。

人類到底還要多久才能戰勝新型冠狀病毒?

目前,儘管我國境內疫情比較穩定,防控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境外輸入的問題上。但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已在全世界內逾百個國家內爆發,這勢必會導致疫情的結束時間變得更不確定。顯示大約有60%的無症狀感染者,然後是某些入境人員讓人大跌眼鏡的處事方式,再到美國確診病例超過10萬,以及英國首相和王子皆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迄今為止,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到底從何而來還沒有定論,不管是它的天然宿主,還是將病毒傳遞給人類的中間宿主,這一切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來得出答案。而且,雖然現在全世界的研究團隊都在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研究,並著手於疫苗的實驗過程中。

但是,在疫苗上市之前,防護依然不能鬆懈,因為,沒人可以確定這種新的病毒,是不是跟非典一樣能夠徹底被清除。簡而言之,我們暫時還沒弄清它從何而來,也不確定它是否會在某個時間再次席捲開來,而目前也沒有特效藥和疫苗上市。這意味著,即便疫情局勢穩定,我們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戒備心理,日常性的防護措施還是暫時不能減少。


悟空科學


“新冠肺炎爆發跟人體免疫力有關係,但關係不大,關鍵還是病毒特性。”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寧毅教授指出,新冠病毒和SARS的病毒特性不同。不能因為新冠肺炎波及範圍更廣、程度更深,就認定是中國人的免疫力下降。不管是SARS,還是新冠肺炎,它們都是新發的傳染病。對這樣的新發傳染病,一般個體都沒有免疫抵抗力。

根據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專家組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的最新認識》,新冠肺炎病死率為2.38%,低於SARS的9.6%和MERS的34%。2月18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等人在柳葉刀官網發文指出,新冠病毒從基因序列來看,不同於所有其他類似SARS或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生物學、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方面與SARS-CoV截然不同。寧毅講:“還不能講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是2%-3%,因為很多病人尚未出院,尚未完成一個治療週期,在武漢,實際的病死率應該會比較高,但是隨著病人就醫的有序和治療管理的提高,病死率在明顯下降。武漢外其他省份的病死率會低一些。”

此前,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組專家、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也指出,“相比SARS,新冠肺炎更隱蔽、進展更慢、早期症狀不典型,攻擊器官除了肺,還可使其他器官受累,如心臟、腎臟。”

新視角:你沒有免疫力,周圍人有也行!

當問到群體免疫會對新冠肺炎有遏制時,寧毅講“我們和作為感染者或隱性感染者的傳染源之間隔著很多人。如果這些人群體免疫力強的話,有免疫力的在人群達到一定比例,那麼疾病的傳播速度自然降下來,傳播幾率也會降低,形成疾病的保護屏障,甚至阻斷疾病傳播。”寧毅教授指出,如果某個人沒有免疫力,但如果周圍的人有,他就被保護起來了——這就是群體免疫的情況。

群體免疫是在疾病流行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免疫力。當群體免疫力提高時,病毒的傳播力也就會相應下降。

同時,寧毅教授也指出,針對新冠肺炎,短期內出現群體免疫的可能性不大。

“群體免疫隨時間延長,會在疾病流行的過程中自然形成,有的是依靠人為影響形成,比如免疫接種,建立人群免疫來阻止疾病的傳播。目前看,疫苗短期內,甚至數年內都不可能投入應用。形成自然狀態下的群體免疫,病毒對人產生不致病的感染時,人逐步獲得免疫力。”寧毅教授說,但是,兩個情況不大可能形成自然的群體免疫,首先,目前還處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節點,大多數人還在隔離中,不太可能通過接觸病毒來判斷多低的病毒劑量才能使人獲得自然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目前冒險接觸,有些人可能不是獲得免疫力,而是直接感染後致病。”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樣與人類共存。

寧毅教授指出,新冠肺炎變成“慢性流感式疾病”也是有可能的,我們對新冠肺炎這個新發傳染病知道的還不多,但是如果是長期流行的話,它的傳播性會加大,但是毒力,可以說是疾病的致死率會下降。當然這是一個基於經驗的預期。

“新冠病毒也是熱敏感的,天氣熱有利於控制新冠肺炎,但是它會不會像SARS一樣在夏天氣溫升高時就終結,還是未知數,我們要看新加坡等熱帶國家的防疫情況做進一步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