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個人陪我說說話就好了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個人陪我說說話就好了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最近,寫不出東西,於是翻了翻以前寫的東西,翻到一篇某年某月11日第一次去敬老院時寫的東西。

文章共計1500字,預計閱讀需十分鐘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丁爺爺一個人坐在桌子旁邊,看著被志願者們圍著的黃奶奶,眼神中充滿著小孩子那種想要別人手中玩具的羞怯的渴望。我站在旁邊看著他,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我想和他聊聊天,但是他聽不懂我說的話,而我也不懂他想要說的。我拉開他旁邊的椅子,坐了下來,我看了看他,正好對上他那無辜的眼神,我不由地對他咧嘴一笑。有很多長者告訴我,微笑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是一種無形的魅力。可能是我實在不善與人交談,笑了半天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後來,我低頭看了看桌子上那袋香蕉,抬頭問他要不要吃香蕉,說著就上手要去掰香蕉了,但是老人連忙擺手表示不要了。是啊,老人已經吃了兩根香蕉了,應該是吃不下了吧。

電視機裡歌手在高聲歌唱,旁邊的老人聚精會神地看著。不一會兒,又有一個老人踱步過來,我連忙起身讓座,老人推讓不坐,我便搬了一張椅子放在丁爺爺側邊讓老人入座。老人坐了下來,這時,丁爺爺突然興奮起來了,他急忙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照片給老人看。

那張照片是上次志願者來的時候給他們倆拍的合照,照片上兩人笑的容光煥發,精神矍鑠。老人接過照片,認真地看著,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老人看完後,把照片遞迴給丁爺爺,這時,丁爺爺拿著照片指著一個被菸頭燙缺了的一個角給他看,眼神中滿是惋惜與愧疚。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那個缺口是志願者剛把照片給丁爺爺時,丁爺爺不小心用菸頭燙的,當時,他一直低頭用大拇指的指腹來回不停地摩挲著那個缺口,眉頭緊皺,滿臉都是小孩子做錯事的懊惱。我們在一旁安慰他說沒關係的,到時候添個相框就好了,因為相框可以把缺口擋住。

這時,他才抬起頭,舒展了眉間的皺紋,緊張的反覆問我們真的沒事嗎。多次重複後,他才小心翼翼把照片放進了衣服的口袋。丁爺爺穿了有五六件衣服,他放照片的時候用時比常人慢很多,因為他把照片放在了裡面衣服的口袋裡。放好照片後,兩人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機裡演員精彩的表演。

在同一房間的一張長椅上,志願者們坐在一個老奶奶身旁,和她聊天,為她唱歌,老奶奶眼角的魚尾紋更加深刻了。在另一個房間裡,有個志願者在為老爺爺吹口琴、唱歌,笑聲不斷,有志願者們歡快的笑聲,也有老爺爺爽朗的笑聲,真是一曲美妙的二重奏!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院裡有一對夫妻老人,拍照時,志願者們想叫爺爺牽住奶奶的手,奶奶很大方地把手伸向爺爺,可是爺爺卻滿臉通紅,一直拒絕!可最終還是沒能挨住眾人的請求以及老伴的打趣,緩緩地牽住了奶奶的手,兩人站在花開正好的紫葉李下,滿面春風。

相聚太短,分別總是來得太快。當我們和老人們告別時,老人拉住我們的手叫我們留下來吃飯,滿臉都是期待。老人的手很暖,但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我們還是離開了。

中國現今人口激增,隨之而來的老齡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有很多老人因為子女工作太忙或者其他原因都被送進了養老院,在那裡,他們可能生活上的衣食住行能得到很好的照料,但是精神上的親情空缺卻無法輕易得到圓滿。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他們很難見到自己的子女,有的一個星期見一次,更有甚者一年見一次,或許還有的再也見不到了。據悉,樂化鎮敬老院共有十九位老人,年齡最大的九十一歲,最小的七十二歲。他們大多無依無靠,也有是因為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沒有時間被照顧在這裡的,他們的子女或許一個星期會來一次,也或許一個月,一年……

這是我初次來到敬老院的所感所想,我認為老人並不缺物質上的需求,只是他們精神上那份屬於親情的陪伴丟了。所以,他們也會像小孩子那樣需要陪伴。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我不知道這片土地上其他的敬老院是什麼樣的,但是我知道樂化鎮敬老院的院子裡有一排枝頭花意正濃樹下落花鋪地的紫葉李,一片金黃的油菜花地,一棵滿樹白粉迷人的玉蘭,一口清水盪漾的魚塘以及十九位可愛的老人。親愛的朋友,如果有一天你路過那裡,請你一定要進去和他們聊聊天,因為他們可能正好缺一個陪他說話的人。

the end

往期精彩回顧

我老了,我要求得不多,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掃碼,一起去嚐遍美食歡迎分享轉載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