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哪吒》刷屏:你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哪吒還是敖丙?

最近剛上映的電影《哪吒》票房破20億,位居榜首超過了國內動漫史歷史票房。你是否也去電影院觀影了。影片中是我們從小就熟悉的人物形象,一個穿著紅肚兜、雙手插口袋、張口大笑的3歲小孩。

被《哪吒》刷屏:你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哪吒還是敖丙?

當所有的人都誤會和不認可時,唯有父母無條件的關愛與支持。


哪吒他是一個被人孤立,沒有人喜歡的孩子。

在影片中爸媽為了他不“惹事生非”,於是他被關在家裡不允許出去。而哪吒最在意的就是別人把他當異類,喊他妖怪。他心理委屈也很氣憤,這是他的軟肋。而父母沒有關注到哪吒,只是簡單地把他關起來,沒有直面他最直接的問題。這樣做更讓哪吒認為自己就是別人口中的妖怪,不然為啥自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自由自在,來去自如。

被《哪吒》刷屏:你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哪吒還是敖丙?

從此一個囂張跋扈,張牙舞爪,畫著煙燻妝的熊孩子上場了。他表面看起來狂傲吊炸天,但是內心卻脆弱敏感,孤獨寂寞。他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愛,渴望被這個大千世界接受。

被《哪吒》刷屏:你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哪吒還是敖丙?

現在就有很多的家長問,孩子到了初中就叛逆,會變得不聽家裡人話,作業不按時完成,甚至變得打架談戀愛。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注意啦。要多與他交流溝通,就像影片中哪吒的父親李靖,看上去全家人寵他愛他,接受他,打心裡地愛他。

就像成長教育專家蘭海曾說:“不被家長信任的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會覺得他們自己什麼事都幹不好。”來自父親的信任,就是孩子內在自信和安全感的源泉。

但是李靖沒有關注哪吒的真實需求,缺少和孩子的溝通與陪伴。他忙於工作和家園安危上,忙於為哪吒找到一條好的出路,以便他將來有出息。現在的父母,口裡說為了能讓孩子有更好的出路,整日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忙於工作,這會讓孩子缺少父母的疼愛而變得叛逆。

被《哪吒》刷屏:你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哪吒還是敖丙?


真正有愛的家庭,是不計回報地用愛指引他,相信他可以活得善良,活出自己。


因為靈珠和魔丸錯置,哪吒和敖丙的命運發生了交錯。換句話說,原定的富二代被錯生在了社會底層的家庭;而混世魔王卻被生在了一個和睦、富足的中上層家庭。

可是命運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既由先天的成分決定,卻也會受到後天環境的深刻影響。

當魔丸降生在一個優質家庭,看似嚴肅冷峻的父親,愛意深沉。不會在生活中表現出細膩地照料和關懷,卻會在孩子人生中最關鍵的時刻,給予方向指引:你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這句話不怎麼接地氣兒,甚至是蒼白乏力的。可是當哪吒真正陷入絕望後,看到父親準備犧牲自己來逆天改命的時候,才可以體會到這句話中的力量。

與父愛相比,母親的愛更生動親切一點。李夫人總是寵著哪吒,即便透支體力也要陪他踢毽子。影片中作為陳塘關總兵夫人,她還有自己的事業要做,並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

是當孃的事業心太強嗎?

實則忙於工作也是為了孩子。李夫人說,哪吒命不好,所以她努力地斬妖除魔,也是想為孩子積點善德。

說白了,還是出於愛。生在這種家庭裡的哪吒,即便是混世魔王,卻也被慢慢感化了。

真正有愛的家庭,不是因為孩子做了什麼事而愛他,而是不計回報地用愛指引他,相信他可以活得善良,活出自己。

相比之下,天命不凡的敖丙卻算得上是“鳳凰男”了。

龍王老父親還算有遠見,聯合申公豹盜取靈珠,給兒子搏到了一條好命。

可是與李靖夫婦無條件的愛不同,龍王家族的愛是有條件的——我們愛你,把最好的都給你,是希望你能位列仙班,為咱們龍家正名。

在兒子出征之前,老龍家的每一個都拔下自己身上最堅硬的龍鱗,織成了一件天下無敵的“萬龍甲”。

可這件護身利器穿在敖丙身上,卻變成了滿載家族期待的厚重枷鎖,壓得他喘不過氣。

這種期待,其實是以愛之名的索取。

說白了,核心思想就是:只有你能達到我們期待的樣子,你才配得上我們的愛。哪怕我們期待的,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劇中的兩個家庭,其實也映射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兩類家庭。

被《哪吒》刷屏:你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哪吒還是敖丙?

因材施教是對每一個孩子最好的教育

影片中因為申公豹和太乙收徒弟的出發點完全不同,兩位師傅的教育方式也截然不同。

申公豹教育敖丙,其實是變相為自己考慮。身為獸的他飽受不公待遇,就希望自己精心栽培的敖丙能衝破階級束縛,擺脫龍族困於深海的厄運。他的教育目的很功利,方法也是極其刻板的。每日勤勉地修行,正對應著現實社會中的應試教育。

然而太乙收徒弟算是彌補自己的過錯,希望哪吒能快樂地度過短短餘生,或者說期待他能在躲過天雷之災後,有能夠保全自己的真本事。

與申公豹相比,太乙的教育比較佛系,動不動來一段雲霄飛車,要不然就送一套精銳武器。

這樣的快樂教育好嗎?當然好。

可是現實一點來看,太乙之所以能做到快樂教育,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和哪吒的潛力,另外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教育資源。

被《哪吒》刷屏:你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哪吒還是敖丙?


國內批判了應試教育幾十年,可這卻仍然是現階段最好、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

越是發達地區重點學習的孩子,越是看起來輕鬆快樂,於是很多欠發達地區的家長就會批評本地的教育體制,想要減負,取消排名制,好好培養業餘愛好。

然而,快樂教育真得是很依賴資金和資源的。

我曾看過訪談,江蘇省某個重點中學的學習氛圍特別輕鬆。下課後,學生們走到環境優雅的花園裡,聊一聊體育和藝術;課餘時間,學校還開設了種類豐富的選修課,比如鋼琴、美術、網球等等。

這樣一來,學生確實比較快樂,還能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沒有太乙的硬件資源,就暫時告別快樂教育的方法吧。

與哪吒在天賦層面上難分伯仲的敖丙,之所以不會在對弈中敗下陣來,還是得益於申公豹的應試教育。

硬件不夠硬時,就只能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

被《哪吒》刷屏:你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哪吒還是敖丙?

在影片中的敖丙,身為龍族的繼承人,揹負著拯救全族的期望。

當敖丙要去收服哪吒時,龍王用全族身上最硬的龍鱗,給兒子打造了一件無堅不摧的龍鱗甲,讓他不要辜負自己的囑託。

這沉重的付出,多像爸媽對你說:“爸媽這麼辛苦賺錢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啊!”

不要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除了是你的孩子,他們首先是個獨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