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交流 心靈感悟 ——觀王秋霞老師講座之體會

東光縣連鎮鄭莊小學周文華

情感交流   心靈感悟  ——觀王秋霞老師講座之體會

2020年4月26日晚7點,我有幸觀看了王秋霞老師的講座《心理捕導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頗受啟發。

教師觀看

情感交流   心靈感悟  ——觀王秋霞老師講座之體會


情感交流   心靈感悟  ——觀王秋霞老師講座之體會


  我從中學習 到了很多東西,深深體會到心育課堂的魅力,也深感自己的課程還有許多亟待改善的地方。

我之體會:

一、教學返璞歸真、彰顯教師個人魅力

真實的課堂情境,真實的學生,真實的老師,是心育課程的追求。首先,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的真實回應中,深入學生內心,自然而不留痕跡。在《親愛的小黑》課堂中,教師創設了良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內心最柔軟的“小黑”,並用真實的共情陪伴學生表達自己的“小黑”。

二、外化於形、內化於心

在心理課堂的教學形式和過程中,心理課堂要有所思、有所體驗,也要有所見,有所留,把抽象的概念和內心的思考,用有形化的物質展示出來,既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又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與質量。《親愛的小黑》課程中,學生寫下與自己內心小黑的獨白,並勇敢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內心。

這些外化於形的物質見證了學生們的成長,當學生多年以後回望這些作品與留言,內心的悸動就是對心育課意義的最好詮釋。

三、課程內容豐富科學,緊密貼合情緒主題,課程內容源自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課程的設計和資源都貼合學生的成長特點,並有專業心理學理論作為支撐。王秋霞老師的情緒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了發現美的方法,並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與自己對話,有助於培育學生美好的心靈和品格。

四、留點 “遺憾”或疑問,只為再次踏足

情境真實完美、教學過程無可挑剔是學校課程教學的極致追求,但是透過課堂,學生收穫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有意或無意之間,老師都會或多或少地留下一點“遺憾”,展示課結束之後,通過詢問學生兩個問題:這堂課你的收穫,你想對老師說些什麼?以此來了解學生的直觀感受。《親愛的小黑》課程中分享的男生表示心理課太重要了,希望能多些這樣的課,也希望老師能夠給予自己更多的指引。

這些小小的“遺憾”或些許的疑問,就像斷臂的維納斯,獨特而真實,美麗而迷人,課堂中,正因為這點小小遺憾和種種疑問,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的真實平等,也才渴望有再次踏足的機會。

  教育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之所以永恆,是因為教育的內涵是全人的,是伴隨生命的;也是人類永遠新鮮的話題,之所以新鮮,是因為教育是美的,是具有時代特徵的。好的教育結合自身生命的體驗,尊重每一位學生當下生命的體驗,用生命來影響生命,還原一個富有情感交流和心靈感應的心理課堂。

  • 編輯:東光縣連鎮鄭莊小學周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