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在上一期的《王牌對王牌》節目中,嘉賓在玩遊戲的時候,問到上廁所忘記帶紙巾你會怎麼辦,今天就來聊聊古代人沒有紙巾上廁所是怎麼解決的呢?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在發掘碭山漢墓的時候,考古學家發現了古代人用的廁所遺址,在這個廁所遺址裡面,還發現了很多散落在周圍的一些小竹片。這些被發現的竹片,後來被證實是當時人們用來如廁後清潔用的,這些竹片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廁籌。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在古代,廁籌一般是用木片或者竹片作為製作原料的,長度大概在三寸到五寸之間,為了提高使用的舒適度,廁籌的表面被打磨的非常光滑。

按照歷史記載可以得知,在宋朝以前,人們都還是大量地使用廁籌來進行清潔工作。到了元代之後,由於造紙技術的不斷進步,造紙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人們才開始使用粗糙的紙張代替廁籌。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雖然造紙技術在進步,但是那些優質表面光滑的紙張仍主要用於書寫只用。另外,使用廁籌和粗糙紙張也是王公貴族等家族顯赫的人才能用的,那些普通的百姓家裡還是隻能使用石頭或者樹葉之類的東西。

關於廁籌還有一個歷史故事,據史書記載,李煜曾經幫和尚削棍子,這個棍子就是和尚用來如廁後清潔用的,和廁籌是一樣的功能。為了檢驗棍子是不是被刮的很光滑了,李煜將棍子貼在自己的臉上來測試一下光滑度。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這故事從側面也可以說明,唐朝時期的皇宮貴族仍然在用棍子作為清潔工具。

歐洲人掌握造紙技術的時間要晚的多,傳統的歐洲是將重要資料記錄在羊皮捲上的。當時比較富裕的貴族基層就用貴重的羊毛、麻布甚至蕾絲來當作日常的廁紙。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歐洲的那些底層窮苦人民和中國古代的百姓一樣,他們也用樹葉或者石頭來進行清潔。在歐洲還有一種特殊的方式,就是用手清潔,然後再去河邊洗手。這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

如果對歐洲人的清潔方式就感覺難以接受,那印度的方式就更感到不可思議了。在印度,上廁所之後用手清潔乾淨,然後再去洗手,這樣的風俗習慣一直保持了很久。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在印度的古代傳統當中,右手是吃飯用的,左手則是如廁後清潔用的,兩隻手的分工非常明確,所以印度人非常忌諱用左手和別人握手,因為那會是不尊重的意思,他自己也會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

在很多印度的公廁中,還有很多馬桶旁邊都會有一個伸手就能夠得著的水槽,據說是為了方便人們清潔左手用的。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據說在古羅馬時期,古羅馬人的廁所中都有一種類似於今天馬桶刷的東西,但是還不能確定它是用來清潔馬桶的,還是用來清潔如廁後的羅馬人的。如果是羅馬人使用的清潔工具,那麼歷史上人類創造的如廁後的清潔方式就又多了一種。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怎麼清潔?中國人幸福,歐洲人奢侈,印度人臉紅

在世界各地,古代的人們同樣要面對上廁所後的清潔問題,所以就有很多不一樣的解決方式出現。中國的古代人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人相比,在這件事上就提前感受更幸福的清潔方式。

清潔方式沒有孰優孰劣,只是在人類進步的先後順序有所差別,這也是人類必經的進步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