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是個大智慧

如果一個人剛才還特別喜歡一個什麼東西,全身心地被這個東西吸引,但過了一會兒就不喜歡了,丟在一旁不去理睬,這個人很有可能是個還不懂事的小孩。小孩與成年人都有“喜怒哀樂”,都有“趨利避害”的與生俱來的天性,而區別在於有沒有“主見”:像小孩這樣,對同一個事物的看法變化不定,就是沒有“主見”的表現。


“主見”是怎麼形成的?規範化的教育,是獲得“主見”最有效的途徑。為什麼要“多聽聽專家的意見”?因為專家是經過規範化教育的,因此有“主見”,面對一個專業問題,專家更懂得如何“權衡利弊”。“規範化教育”,無論什麼樣教材,必然是“條理清晰”、“是非分明”。不如此,就沒辦法快速統一地讓學生形成“主見”以判斷是非。當按照這樣的學習軌跡一路下來,到學成畢業的那一天,每個人都深深地掌握了各種“明斷是非”的標準。


為什麼很多學習還不錯的人,卻並不能適應社會,不能適應工作環境?學校與社會的差別何在?學校教給我們的是“非對即錯”,但現實社會中並不存在絕對的“對”或絕對的“錯”。面對這種困惑與衝擊,往往有三種反應:

A、完全屏蔽了課本上所學的是非標準。面對實際問題,學過的知識什麼都想不起來,完全失去了主見,一臉茫然、不知所從、人云亦云。這可以稱得上是“白上學了”;

B、面對實際問題,完全套用課本上所學的是非標準,執著追求“非對即錯”,但往往被現實潑冷水。這是典型的“窮酸書生”;

C、書還是要讀的,然而“盡信書,不如無書”,在實踐中深入體會怎麼把課本上的規則用活。


為什麼數千來中國的知識界一定要把“中庸之道”做為每個人的必修課?現代社會中可能沒有多少人真正研讀過“中庸”,但是當被現實教育了一番之後,領悟真正的規律之後,才發現,最終也逃不出“中庸之道”的規律。這就是一切客觀規律的必然:規律就是規律,不因“沒學過”,“不知道”而可以逃脫規律的控制。


“中庸之道”屬於思想哲學層面,而與之相配的行為準則是“妥協”。“妥協”這個詞,在當今社會中似乎被黑化曲解了。然而,在幾十年前,“妥協”還不是個貶意詞。毛主席在《黨內團結的辯證方法》中寫到“在各個策略階段上,要善於鬥爭,又善於妥協。” “妥協”代表著變通、務實、效率優先,更代表著包容。


“妥協”與“放棄”有本質區別。“放棄”意味著無功而返,而“妥協”是有功而返。為什麼要妥協,而不能“按原計劃堅持到底”呢?因為原計劃往往會因為預先估計不足而預判錯誤,當真正實踐到一半時,才發現“事實情況原來是這樣”。那要不要調整計劃?如果仍然堅持原計劃,那麼就不得不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或時間成本的投入,甚至因為“力所不能及”,最終不得不半途而廢,“失控”、“爛尾”,最後還是“無功而返”。所以,同時做到“目標明確”“隨機應變”“效率優先”“實事求是”,才有可能做到“妥協”。“妥協”是個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