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棉紡產業有望率先復甦!


編者按:近日國外訂單陸續出現了撤單、緩單的情況,預計出口額及出口量將繼續大幅下跌,國內紡織企業面臨第2次停產減產的情況。棉紡織上游原料方面,由於需求萎縮,國內棉花供應充足,近日棉價穩中有降;石油價格大幅波動,化纖短纖價格不斷走低;粘膠短纖在下游市場的重壓下,已經連創歷史新低;目前棉紡織原料總體處供大於求、價格低迷的情況。


北京時間4月21日凌晨,美國原油史無前例地跌至負值區域,WTI5月合約收於令人瞠目的-37.63美元/桶,跌幅達305.97%。有機構分析,因重要原油交割地俄克拉馬州庫的儲油空間迅速減少,而WTI5月臨近交割,且展倉六月成本太高,促使交易商大舉拋售。

負油價不可避免地帶來很大的市場恐慌情緒,當日美股三大指數聯袂下跌。4月21日商品期貨市場開盤即大面積飄綠。4月21日鄭棉盤面也未能倖免,CF09下降2.36%至11165元/t;PTA下降2.64%至3314元/t。


山 重 水 復

棉紡產業現狀分析


1 紗線市場後市將何去何從

近日,紗線市場更加冷清,訂單比三月份更少,使得原本不景氣的企業,更加雪上加霜。在佛山市場,據一家企業介紹,原本在2月、3月走貨較好的26 S、以及40 S,隨著前期訂單的漸漸完成而趨於平淡。而在盛澤市場,除主要用於噴氣錦棉系列的C 32 S、JC 40 S需求相對尚可外,其他品種交易清淡,純棉紗市場延續疲軟,下游採購低迷,精梳類品種明顯差於其他品種。

因外貿訂單大量被取消,許多外貿企業轉做內銷,國內訂單顯得異常搶手。在對部分企業隨機調查中,有企業稱,紡企為了搶訂單,不惜大幅降價,多數廠家降價幅度達到1000~2000元。即便這樣,大多數紡企表示,很難搶到訂單,原料採購也是隨訂單而買,不敢囤貨,一些原料庫存較大的企業則表示虧損嚴重,當前紗廠、下游布行主要以清理庫存拋貨為主,出貨心態較為濃厚,下游沒有新增訂單,人工、廠房、原料等各項成本支出,導致企業又急於出貨回籠資金,便一再降價銷售,市場打價格戰的情況愈演愈烈,造成市場的惡性循環。有一些紡織廠,則乾脆限產、輪班或者放假來緩解經營壓力。

雖說市場不盡如人意,但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國內經濟在慢慢復甦,大部分企業仍選擇努力堅持,不願輕易放棄。


2 進口紗賣不動了

近幾日寧波、青島、上海等地棉紗貿易企業反映,不僅清關、即期棉紗詢價、出貨延續清淡,且4月上旬剛剛有些起色的“期貨紗”(主要是5~7月船期)又賣不動了,特別是越南、巴基斯坦、泰國等產地OE紗、8 S~16 S賽絡紡紗需求越來越疲軟。

浙江某進口企業表示,目前國內除少量中配、高配C 21 S~32 S包漂、自絡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紗有詢價、出貨外,其它包括CJ 20 S~32 S、OE紗、高支緊密紡紗都成“燙手山芋”。該公司3月上旬以來對一部分印度、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紗合同採取違約、協商解除合同、延期裝運等多種方式減緩進口紗到港、交貨、銷售壓力,否則現金流很可能早就斷裂。從調查看,3~4月儘管印度棉紗抵港量有所下滑,但因進多出少,因此我國港口棉紗庫存持續上漲(保稅+非保稅),部分棉紗貿易商壓力山大。


3 棉紡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寒冬”

當前,國內棉紡產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儘管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企業開工率趨於恢復正常水平,但訂單大幅減少嚴重威脅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根據官方統計數據,紡服產業在這輪經濟衰退中屬於重災區。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1%,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1~2月份為下降6.5%;製造業下降1.8%,降幅收窄13.9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6%,降幅收窄5.5個百分點。分行業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1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但紡織業下降5.5%。可見紡織行業降幅明顯高於其他產業及行業。


4 當前紡織行業面臨三大難關

據瞭解,目前紡織品服裝新增訂單嚴重不足,原有訂單也紛紛取消或延遲。據粗略統計,訂單不足的企業佔比達到了6成以上。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表示,當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紡織行業特別是中小的紡織企業反映存在以下困難:

一是需求不足,從國內看,1到2月國內市場限額以上的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的零售額同比下降了31%。從國際上看,3月份以來,大量的出口訂單出現延遲或取消,新增的訂單也大幅在減少。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100多家重點企業的最新調查結果,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佔比達到了63.6%。

二是行業穩就業的壓力在加大。訂單減少的壓力正在沿著產業鏈向上遊進行傳導,將會對紡織行業產業鏈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行業的就業形勢趨於嚴峻。

三是企業反映資金緊張。受訂單下滑及退單等影響,紡織企業的原料及成品的庫存積壓在增加,特別是化纖行業,由於連續化的生產不能停工,面臨著極大的庫存壓力佔用,資金量也在加大。

因此,企業在資金和生產上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在訂單減少、產品累庫的過程中,企業為了減少支出,只能被迫壓減限產。

受訪企業表示,4月下旬開始,企業經營壓力逐漸增大,根據國外疫情發展情況,預計4至5月份外需將會下降至低點,面臨考驗會更加殘酷。針對市場嚴峻形勢,企業只能縮減開銷,減少支出,畢竟現在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柳 暗 花 明

棉紡產業發展展望


1 有望率先走出疫情“泥沼”

目前,國內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企業復工復產持續提速,截至4月中旬前,大中型紡織、服裝企業的復工率普遍達到80%以上(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復工率較高),全國經濟工作重心轉向保生產、保就業、保出口上。

4月份以來我國棉花、棉紗、坯布、服裝等國內市場雖然仍表現低迷,但總體價格有企穩趨勢,棉花和滌短在4月上旬甚至出現一波小反彈行情,涉棉企業、投資者信心逐漸回升。

那麼,棉紡織企業有望率先走出“泥沼”,產銷實現峰迴路轉嗎?我們來看看如下幾點:

全球新冠疫情大範圍爆發(歐美等國成為“震中”),中國由於實行嚴格的封城防控舉措,最先控制住了疫情,企業復工復產率先恢復。截至3月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提高到90%以上,中小企業的復工率也超過80%。

內銷市場成為消費的“引擎”,有力地托起了紡織品、服裝生產。一季度全球消費大幅萎縮,進而導致外貿訂單驟減、航運需求下降,外向型紡服企業、貿易公司遭遇重創。但中國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國內經濟活動的逐漸正常有助於內銷市場的恢復。

穩外貿措施落地,我國紡服訂單有望企穩。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推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打出政策“組合拳”,努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印度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疫情爆發,歐美等品牌紡服訂單將流回中國。隨著印度封國再延長至5月3日,出現紗廠、布廠、服裝廠大面積停工停產及各大港口停擺的現象,接單能力、交貨能力斷崖式下降。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紡織大國疫情形勢也不樂觀。因此一旦國際需求啟動,來自歐美的採購商、零售商訂單或將選擇中國。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全球新增確診病例增速放緩,全球各國的抗疫措施開始奏效。隨著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放緩跡象,多國領導人開始探討放寬措施,以緩解經濟壓力;而美國也計劃按下“重啟鍵”。市場認為,封鎖限制適當性放寬象徵著全球經活動即將復甦,人們對於紡織終端產品需求也將有所恢復,棉花消費正在復甦的路上。雖然消費的暗黑時刻還在繼續,但市場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外盤走勢堅挺也為國內市場企穩提供支撐。在此大背景下,企業決策者應該做出正確的決定。


2 棉紡產業鏈佈局進行時

疫情之下,從整個終端市場來看,快時尚品牌受到的衝擊都很大,但通過這次疫情,中高端產品、性價比高的產品,具有較高品質、品位,並與環保概念、抗菌概念、能量概念、親膚概念、保暖概念、柔軟概念等先進概念有機融合的功能性產品,仍然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需求大幅增加,應該是疫情後期各終端品牌的重點關注領域。

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很大,國際影響也遠超預期,從不利因素看,國內的消費可能會出現負循環現象,從就業問題產生消費問題;從利好因素看,可能會轉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對服裝的需求更加註重環保、實用、簡約。

從企業角度看,今後發展應該更加關注三點:

一是堅持做有特色的、性價比高的產品,打造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二是大力開拓線上銷售渠道。目前線上銷售的發展比較好,但是供應鏈的對接問題和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比較突出。客戶一般要求15天內交貨,7天無理由退貨對生產企業來說是個考驗,怎樣能很好地把傳統產業鏈和電商對接起來,加大數據信息對稱,是企業後期應該思考的方向。

三是功能性產品、大健康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是企業後續應重點關注的品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