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的史詩:原子模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前面說到,在氫的可見光譜中,埃斯特朗標出了四條暗線的波長,然後瑞士數學教師巴爾末費老大勁了,終於找出了可以把這四個波長數字聯繫起來的一個公式。雖然只是一個純粹的數字遊戲,但巴爾末卻向世人證明,原子譜線的背後一定有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物理規律。誰能發現這個規律?巴爾末選擇另請高明,而自己還是繼續當自己的女子學校老師。

今天的故事要從1897年開始說起。在這一年,約翰-湯姆遜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這個物質便是電子,原子不可繼續分割的理論就此打破。不過,湯姆遜還是無法確定電子的質量與電量究竟是多少,他只得出了電子的質量與電量的比值。除此之外,湯姆遜還發現,氫原子的質量與電量之比,要比電子的質量與電量之比,大上1000倍。這就說明,要麼就是電子的質量非常非常小,要麼就是電子的電量非常非常大,要麼就是兩者兼而有之。而且更有意思的是,電子的質量與電量比是一個負值,由於質量肯定是正的,這就說明電子所帶的是負電。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湯姆遜

有了電子這一大發現之後,人們終於可以開始討論,原子究竟擁有著怎樣的結構。1900年,愛爾蘭物理學家菲茨傑拉德提出,氫原子大約是由500個電子所組成的。三年之後,湯姆遜又提出,氫原子是由1000個電子所組成的。總的來看,這兩種模型沒有什麼區別,無非就是電子到底有多少。但它們卻存在著兩大致命問題,首先就是,原子本身是電中性的,而電子是帶負電的,那麼是什麼在原子內部提供正電來中和電子的負電呢?其次,原子是穩定的,不會輕易地就分崩離析,但這麼多電子擠在一起,同性相斥,原子根本不可能保持穩定。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菲茨傑拉德

妥了,面對著這兩個問題,人們的思路一下就來了,那就是電子既然已經被發現了,那咱們接下來找到原子中的正電部分不就行了麼?1902年,開爾文勳爵提出,原子是一個帶正電的球體,而電子便鑲嵌其中,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葡萄乾布丁”模型。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葡萄乾布丁模型

不過到此為止,還有一個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原子中到底有幾個電子呢?1906年,湯姆遜提出,原子中的電子數,與這個原子的原子量大致相同,也就是說,氫原子中應該只有一個電子,氦原子中那就有4個電子。當然了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結論其實是錯誤的,畢竟當時人們還並不知道中子的存在。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擁有兩個電子的氦原子

與此同時,隨著實驗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也有了新的發現,在實驗中,物理學家利用電子轟擊金屬箔,結果發現,電子居然掌握了穿牆術,它可以毫無阻礙地穿過,而且還絲毫不發生任何偏移。由此人們得出結論,物質雖然是硬邦邦的,但放眼微觀,原子裡面大部分卻是空空如也。這一全新的發現,毫無疑問地否定了開爾文勳爵的“葡萄乾布丁”模型,因為布丁可是實心的。

那麼原子模型究竟如何呢?對這一問題繼續發起挑戰的,是歐內斯特-盧瑟福。盧瑟福這哥們特別喜歡α粒子,究其原因,是因為正是盧瑟福在1898年發現了α粒子。1908年,盧瑟福進一步證明,α粒子帶兩個正電荷。接下來,盧瑟福也開始使用α粒子來轟擊金屬箔了,主要是兩種,鋁箔和金箔。結果發現,大部分α粒子都垂直無障礙地通過了鋁箔和金箔,但還是有一小部分發生角度上的偏移,而且穿過金箔發生偏移的α粒子數量,要大於穿過鋁箔的α粒子。那麼既然α粒子可以穿過金箔,又是什麼東西造成了它的偏移呢?肯定不是電子,因為當時人們已經瞭解了電子的質量與電量,渺小的電子根本無法與“龐大”的α粒子相抗衡。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盧瑟福

自己苦於找不到結果,盧瑟福就去找人幫忙,找的人也是一個大神——德國物理學家漢斯-蓋革,蓋革計數器那個蓋革,同時,蓋革還帶了一個本科生一起做實驗,這哥們名叫歐內斯特-馬士登。雖然與盧瑟福進行的實驗完全相同,但蓋革爺倆卻有了更加令人吃驚的發現,那就是當α粒子轟擊金箔時,竟然有一些被原路給彈回來了,這種結果非常少見,大約做8000次實驗才能出現一次。但你甭管出現多少次,結論是顯而易見的,α粒子肯定是碰到了原子中某些非常堅實的東西,這個東西很巨大,也擁有著強電場。這可是個大發現,原子很空,但卻並不完全空。今天,這一實驗被稱為蓋革-馬士登實驗,也被稱為盧瑟福散射實驗。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蓋革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馬士登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盧瑟福散射實驗

有了實驗結果之後,盧瑟福便開始了苦思冥想,具體怎麼想的咱就不知道了,總之在1911年年初的一天,當盧瑟福見到蓋革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知道原子是什麼樣的了。什麼樣呢?盧瑟福描述道:原子裡面有一個帶正電的、比原子本身小10000萬倍的中心,這個中心同時也包含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對於金原子來說,這個中心的電量是電子電量的100倍,而電子則圍繞著這個帶正電的巨大中心,週而復始地做著圓周運動。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盧瑟福與蓋革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盧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秋天,本來工作關係在曼徹斯特大學的盧瑟福,在劍橋大學的一次講座中,首次公開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第二年10月,盧瑟福首次使用原子核來命名這個巨大的中心。而就在劍橋大學的那次講座中,聽眾中有一位來自丹麥的26歲年輕人,他本是湯姆遜的學生,但是在聽了講座之後,他毅然地決定離開劍橋大學,投靠到了盧瑟福的門下,這位年輕人便是量子力學革命的靈魂人物——尼爾斯-玻爾。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玻爾

1912年3月,帶著自己的鋪蓋卷玻爾來到了曼徹斯特,本打算就此常住,結果沒想到玻爾只在曼徹斯特呆了4個月就回丹麥老家了。為什麼呢?因為去到曼徹斯特之後,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實驗上,而是集中到了盧瑟福原子模型的問題之上,與其在英國那破地方吸霧霾,倒不如回到山清水秀的丹麥老家靜靜思考。

那麼盧瑟福模型究竟面臨著怎樣的問題呢?玻爾指出,相對於有史以來的所有原子模型,盧瑟福模型確實是最接近原子真實狀態的,但它仍然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是不穩定。原因很簡單,圍繞著原子核運動的電子,會不斷地向周圍空間釋放電磁輻射,從而損失電磁能,這種能量的損失是災難性的,原子最終會分崩離析,我們的世界也就不復存在。

但現實顯然不是如此。於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玻爾以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堅定地拋棄了物理學中已經存在的法則,他指出,電子所環繞原子核運行的軌道,是一種“定常軌道”,在定常軌道上,電子發生著沒有能量的輻射。不過,輻射雖然沒有能量,但根據牛頓物理法則,繞核運動的電子還是應該具有能量的,玻爾表示他可以表示這種能量,而且這種能量還呈現出量子化的特性,這種能量便是所謂的“能態”。

玻爾提出,量子化條件制約著相應的能量和相應的電子軌道,只有某些軌道可能存在,而且這些軌道之間絕不是連續的,電子會從一個軌道突然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這是之前任何物理學法則,都不會允許的現象,但微觀世界就是這麼不走尋常路。具體來看,氫原子的能態越大,電子的軌道也就越大,所以我們可以將玻爾的氫原子模型做這樣的描述:位於中心的原子核,被不連續的電子軌道所環繞。最小的軌道能量最低,稍大一些的軌道能量也大一些,以此類推到更大軌道和更大的能量。而在各種不同的能態中,氫原子最穩定的結構是能量最低的能態,一般來說,氫原子都處於這一能級,所以這一能級的軌道,便決定了氫原子的大小。根據這一理論,玻爾計算得出,氫原子的直徑為0.11nm,而實驗得出的結果為0.1nm,二者基本相符。同時,玻爾還計算出了將電子與原子核完全分離所需要的電離能,他的結果是13V,實驗結果為11V,也是十分接近。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玻爾原子模型

不僅如此,玻爾的原子模型也解釋了為什麼氫原子光譜上,存在著不連續的暗紋,因為這些暗紋正對應著氫原子不同的能態,而巴爾末所得出的數學規律背後的物理規律,也正在於能級的躍遷。玻爾也利用公式將量子躍遷表達了出來,關於這個公式咱就不細說了,反正你也看不懂,關鍵是我也看不懂。

毫無疑問,雖然玻爾創造了一個可以定量研究的原子模型,雖然他的模型解釋了原子譜線的由來,也雖然很多實驗都支持了玻爾的計算結果。但是由於對一些傳統觀念的徹底顛覆,以及經典物理法則與量子法則一團亂麻的混用,玻爾的理論依然掀起了軒然大波,比如盧瑟福就提出了這樣一個關鍵問題:一個電子離開一個能級時,它怎麼知道能去哪裡呢?還比如物理學家奧托-斯特恩就曾表示:如果那個瘋狂的玻爾模型,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那我就離開物理學界。當然了,他最後不但沒有踐行自己的諾言,反而成為了玻爾模型的受益者,因為作為一名核物理學家,斯特恩獲得了194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氢的史诗:原子模型

斯特恩

當然了今天我們知道,玻爾的原子模型也並非完美,它的最終完善還需要薛定諤、海森堡等人對量子力學的進一步發展。但玻爾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研究對象選擇了氫原子,如果玻爾當初選擇的是氦原子,或是其他任何原子的話,他都不可能提出玻爾原子模型,更無法奠定量子力學大廈的基礎。而且事實上,氫原子也不是完美的,因為在1891年,邁克爾遜發現,波長為656.2nm的第一條譜線,其實並不是一條線,而是兩條非常接近的譜線,玻爾模型還是無法對其進行解釋的。

不過這不要緊,因為即便有著些許缺陷,玻爾模型對後世的影響依然是深遠的,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在說原子的能級,同時,我們對原子和分子光譜的瞭解,也是以玻爾理論為基礎的。也正是由於玻爾的開創性貢獻,1925年-1926年,一種全新的解釋世界的理論——量子力學,真正誕生了,而玻爾毫無疑問地成為了這個事件的中心人物。正如美國物理學家魏斯科普夫所說:玻爾和他的追隨者們,觸動了這個宇宙的神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OFweek氫能,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