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自称皇父,被顺治定性为谋逆,为何乾隆100年后要为他平反

多尔衮,清初摄政王,权势滔天,如果不是因为突然暴毙,顺治皇帝不知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从顺治登基到多尔衮猝死的七年间,大权全部被多尔衮掌握,顺治只能算是一个傀儡皇帝,甚至多尔衮为了方便自己掌权,还不让顺治读书识字,这是对一个帝王赤裸裸的羞辱。

多尔衮自称皇父,被顺治定性为谋逆,为何乾隆100年后要为他平反


同样在这七年间,多尔衮对自身的称号不断改变,从最初的摄政王,再到皇叔父,最后竟然自称皇父摄政王,一次次的挑战顺治的底线,以至于在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立马指使大臣弹劾多尔衮,给他安上了谋逆的罪名,扔了宗庙中供奉的多尔衮和其母亲的灵位,甚至还将多尔衮尸体从地里重新挖出来鞭尸,这足以见得顺治对多尔衮的恨。

多尔衮自称皇父,被顺治定性为谋逆,为何乾隆100年后要为他平反


按道理来说,多尔衮在后世的名声就已经成乱臣贼子的定局了,可是仅仅过了一百多年,乾隆就给他平反,乾隆身为顺治帝的曾孙,和多尔衮更是没有一丝联系,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乾隆竟然要被祖宗已经定性为贼子的人谋反?

乾隆时期,可以说是满清宗室的黄金时期,为了制约朝中大臣的力量,乾隆决定拉拢宗室,鉴于在乾隆以前,清朝皇帝多是极力打压宗室的,所以皇帝和宗室的关系并不怎么好,乾隆需要一个切入点,那便是大规模的平反宗室相关人员,其中多尔衮就是其中一员。

乾隆产生这种想法的起因还是因为自己和富察皇后的二个儿子相继去世,以至于乾隆心灰意冷,将立太子的事情搁置下来,这一搁置就引发的朝中大臣的担忧,纷纷开始进谏立太子的事情,这搞的乾隆烦不胜烦。

多尔衮自称皇父,被顺治定性为谋逆,为何乾隆100年后要为他平反


这也就算了,在这帮大臣的引导之下,天下子民对立太子的事情议论纷纷,乾隆开始意识到朝中大臣的权力似乎没有人制约,于是乾隆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宗室成员,紧接着就有了上述说的为了拉拢宗室成员而平反相干人员,如多尔衮,鳌拜,还有康熙八子和九子。

拉拢的效果是明显的,乾隆开始与宗室的关系缓和,宗室也再没有受到打压蓬勃发展起来,反过来,宗室更加坚定地支持乾隆的决策,在这种拥护下,乾隆首先将给自己上书立太子的人处死,然后接着文字狱,又处死了一批权力过大并且不听话的大臣,经过这一番雷厉风行的整治,果然再没有大臣质问太子之事。

多尔衮自称皇父,被顺治定性为谋逆,为何乾隆100年后要为他平反


乾隆自封为“十全老人”,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从本质上讲和前朝皇帝是没什么区别的,通过平反拉拢宗室,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制约大臣,巩固自己的权力,康熙当初打倒鳌拜同样也是巩固自己的权力,雍正打倒胤禩同样也是巩固权力。

前朝打压宗室是巩固权力,乾隆拉拢宗室也是巩固权力,不然他怎么会去给一个一百多年前,自己祖宗极为憎恨,又和自己毫不相关的多尔衮平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