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武汉日记》:一场作家自嗨式的狂欢


方方《武汉日记》:一场作家自嗨式的狂欢

方方是谁:

方方,原名汪芳,曾任湖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出生在纯粹的知识分子家庭,曾外祖父杨赓笙为国民党元老,二次革命秘书长,曾写过当年讨伐袁世凯的讨袁檄文。伯祖父汪辟疆,曾是南京大学知名教授,是正经八百的书香门第。

方方本人,在上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被誉为“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曾获第三届路遥奖,身上有着严肃文学作家的标签。

武汉日记“道听途说”的本质

已不为大多数公众所知的作家方方,重新走入公众视线就是因为疫情期间她所写的《武汉日记》。这本日记体作品中,她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武汉爆发疫情期间的生活。

武汉日记的最大问题,在于她只在乎自身感觉,自己的心情。不顾事实真相,不走出家门一步去了解武汉发生了什么,武汉人又经历了什么。只选择自己想看到和听到的,并以此作为真相,大肆抒发感情,表达不满。

书中能看到满篇的,我听说,朋友告诉我,我的医生朋友说,我朋友圈里有一张图片等等道听途说的描述和感情抒发。所以在她的笔下,对政府强制隔离措施不满,殡仪馆散落着一地无主的手机,某个女护士已经死去。从而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具备大众不具备的思考能力,睿智而有良心精英。

她是住在人口密集的武汉疫情中心地区吗?不是,她住在被人举报过的大别墅和六套房子里,逍遥度日,偶尔愤怒;她是站在社区门口,执行防疫工作的社区人员吗?不是,她是一个自述连狗都不会照顾的笨女孩;她是战斗在一线的防疫人员吗?不是,她只是一个自认为有良心的,不平则鸣的自觉有“文人风骨”的文人,而对防疫知识几近白痴!

她自以为代替人民发声不平则鸣,做出独立思考,本着良心成为吹哨子的人,都是自己一个人幻想式的狂欢,让自己生活在了一个令自己陶醉的人设里,不能自拔!

海外预售,风口浪尖的质疑

《武汉日记》在亚马逊开始预售,德文版也开始准备出版。毫无疑问,这本书里的某些文字已经挑逗起了一些国外人敏感神经,为其指责,污蔑中国提供了最好的论证。

于是,他们话里话外把方方包装成一个勇者,一个值得尊重的说真话的人。所以,微波变成狂澜,方方被彻底的推上了风口浪尖。

很多人质疑方方《武汉日记》在国外的出版速度打破了常规,缩短了近六倍的时间流程,国外和方方共同策划舆论战的阴谋昭然若揭。也有人说,方方为了迎合国外哪怕知道自己的作品会带来什么影响,但为了国外的吹捧,和获奖,获利依旧装作一无所知。

我们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不必太去妖魔化一个人。但可以对方方为什么会写《武汉日子》,并且写成这样来个分析!


方方《武汉日记》:一场作家自嗨式的狂欢


剥去“作家”光环的背后

作家,在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光环,是通俗认知下的文人。而文人骨子里大多都有所谓众人皆睡我独醒的自负,和不从流俗的清高。

恰恰,我们过高估计了作家的光环和名头。纵观现当代,除了鲁迅,路遥,矛盾,巴金,余华,等少数作家的作品具备了极高的独立思考和思想性外。中国大部分作家只是有流畅的文笔,讲故事的技巧,文学创作的功底,却缺乏独立思考的理性思辨,深入真相的探索精神。擅长做感性的表达和渲染。

中国作家习惯于哪怕在写实当中也加入想象,当成故事或者小说来处理。于是,我们看到中国作家们为了阐述所谓的道理,脑洞大开的让华盛顿有了樱桃树,让青岛地下排水系统有了德国的黄油纸和零件,让爱迪生用镜子在家里给母亲做手术,让达芬奇画了多年的鸡蛋,给爱因斯坦扣了一个成绩不佳的帽子。

没有求真,务实,把事实演义化,聊斋化,为了感人,调动情绪,编造或夸大已经成为了一部分作家刻在骨子里的通病。显然,方方也是患者,而且病入膏肓!

在《武汉日记》里,不难看到太多揣测,演义化,牵强附会的描述。然后根据不实的谎言大发感慨,故作尖锐和痛心状。痼疾未去,让这本书成为了一个笑话。

传统作家的日子不好过,传统严肃派作家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可以确定的说,不是《武汉日子》 “王炸”。方方这个名字再度被大家知道,估计应该是在追悼会盖棺定论的时候有个不痛不痒的新闻。

受网络文学,互联网时代多种文娱方式的冲击,传统严肃文学作家与作品都是昨日黄花,既不叫好,更不叫座。方方们回忆着往日的辉煌,想重新走上前台,接受高光时刻。显然认为武汉疫情是个很好的机会。

简单直白的日记,在方方心里唯恐难以引起公众重视。而不平则鸣,愤怒的姿态,借此调动公众情绪,显然是她选择的可以迅速获得口碑和传播的利器。

作家的感性书写习惯,给了方方就该这样我没错的信心,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里,造成了方方更加无病呻吟夹带私货的事实。

方方在写《武汉日记》的时候,热血沸腾的陷入了一个作家自嗨的狂欢当中,唯独忘记了,一个作家应该是文以载道,用文字去呈现事实,带来思考,才对得起一个作家的身份和良知!

未划上句号的尾声

随着一封道歉信,方方想为《武汉日记》事件划上一个句号。但美国亚马逊是不是仍然会预售,德国版甚至其他欧洲国家的版本是不是依旧会发行,还是个未知。

希望方方能够从自嗨的狂欢中真正的走出来,冷静的反思一下自己的作为。勇于承担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责任!不要真正的丢失了一个作家的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