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大鹏视野战略策划中心 主任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提及当前的郑州可谓今非昔比,既有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的迅猛势头,又有华为、阿里、海康威视等行业巨头积极布局,更有国家中心城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贸区等多重利好加持,一时间可谓风光无限!然而,当将郑州放置于更加宏观的坐标横向比较,就会发现自身是多么的渺小。产业园区作为衡量区域经济的风向标,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更是命脉之所在。

提到产业园区发展的标杆,就会想到苏州工业园和张江高科。在国家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排名百强榜中上海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分列第二、第三位,而河南排名最靠前的郑州经开区仅位列第32位。 郑州大都市区37个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和为5068.32亿元,而苏州工业园就达到4599.32亿元,张江高科达到2498.22 亿元。 郑州大都市区37个产业园区内的中国500强企业仅有3家,而苏州工业园区和张江高科均有2家中国500强企业。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为数更多的37个园区之和竟然还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原因究竟何在?是偶然还是必然?

之前的文章 中对园区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梳理,本次将重点从同类城市类似园区角度对比分析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园区规模、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等,同时从产出效率、运营以及产业联动方面指出当前园区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园区发展建议。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一、困局:六大短板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大都市区重点产业园分布

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内重点产业园区数量共计37个,从重点园区的发展及分布来看,大都市区“1+4”城区的产业园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同步配套发展,而周边县产业园区则以劳动或资源密集型的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河南的发展看郑州大都市区,郑州大都市区的发展看产业园区。近年来郑州大都市区的人口集聚经济提升,离不开各类产业园区的发展,产业园区对郑州大都市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产业园区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低效开发的发展阶段后,面临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创新不足等发展瓶颈,传统园区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亟待创新转型。

1、园区大而不强

通过与中西部省会城市产业园区进行横向比较,发现郑州大都市区产业园虽然规模大,但主导产业不强,经济规模低于周边城市。

以成都、西安、合肥、武汉、郑州、长沙六个内地省会城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开区为例,根据《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武汉东湖高新区(5)、成都高新区(6)、合肥高新区(8)、西安高新区(12),郑州高新区位列第51位。武汉经开区(16)、成都经开区(30)、合肥经开区(18)、西安经开区(27),郑州经开区位列第32位。整体来看郑州高新区在经济发展、创新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均落后于成都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合肥高新区、西安高新区。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国家级园区综合排名百强榜

郑州高新区GDP348.46亿元,远低于合肥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中西部部分省会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对比

2、企业多而不精

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内共计国省级园区37家,园区和企业数量众多,但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园区,多数园区知名度低。

以合肥高新区、郑州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长沙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为例,郑州高新区上市企业(9个)、世界500强企业(17个)数量低于同类城市。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高新区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于其他中西部省会城市高新区。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从企业层面看,河南100强企业仅有22家分布于郑州大都市区的11家重点园区,其他26家国省级园区没有河南百强企业。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多数省级开发区依然以传统工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导,如巩义的铝加工,荥阳的建筑机械,新密的服装产业,原阳、尉氏等的食品加工等,亟待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巩义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荥阳市向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部件)转型

从企业层面来看大都市区产业园龙头企业不强,仅有宇通、豫联能源、森源三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且排名靠后,其中宇通客车在省内排第6,在全国仅排379位。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3、产业聚而不群

通过对比成都、西安、合肥、武汉、郑州、长沙六个中西部省会城市的航空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从规划面积上来看高于其他几个省会城市航空经济区,主导产业以航空物流、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为主。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但从知名企业来看,郑州航空港区主要是以富士康为核心,带动一些相关产业,以及一批物流产业,整体来看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要少于其他城市航空经济区。目前来看郑州港区北部区域航空物流、现代服务等相对成熟,但南部区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东部会展商贸滞后。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大都市区内大部分产业园区产业门类繁多但整体来看多数层级不高,除部分国家级开发区在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等的产业比重相对较高,整体来看郑州大都市范围内的产业园区二产比重高,三产比重低,缺乏创新,且部分园区二产内部结构中低附加值产业比重高,是普遍问题。多数园区虽然形成了自身的主导产业,也集聚了一批企业,但配套产业、产业链不完善,并不能真正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存在产业雷同现象,各大园区多数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需进一步明确具体产业门类,突出特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大都市区周边部分县市省级园区产业门类

4、效率低而不高

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内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规划规模偏大,但实际开发强度不足,产出效率低。从如下部分园区卫星影像图可以看出,虽然建设多年但用地一直存在土地闲置空置、未开发以及厂房闲置的现象。通过实地踏勘发现,部分产业园区均有存在低效利用现象,不仅影响到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也将造成发展动力的分散。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规划图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卫星影像图(2019)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中牟汽车工业园部分用地卫星影像图

5、联动弱而不强

虽然在环郑州区域已有一系列的产业园区、产业新城、专业园区等空间载体,但整体来看外围园区缺乏与郑州主城产业的对接和配套。例如航空港区周边地区不同功能区之间发展战略缺乏有效对接,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交通联系不畅,尚未形成紧密的有机联系。

6、模式旧而不新

目前大都市区的高新区、开发区以及各类产业集聚区等多以地方主导为主,产业园区运营模式中地方主导占绝对多数,达90%以上,运营模式相对单一。地方主导型是当前国内大多数产业园区采取的管理模式,由地方在园区设立专门的派出机构管委会,负责全面管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职能,并接受主管部门必要的指导和制约。

近年来在环郑州区域逐步出现一些由企业主导投资、开发、运营的新型产业空间,如产业新城、产业小镇等发展模式在郑州布局。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高新区


二、破局:由1.0到4.0

根据园区驱动力可以将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从不同阶段的发展核心动力也可以看出园区1.0-2.0阶段,主要为企业提供优惠的土地标准和配套完善的标准厂房,而到了3.0阶段则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诉求重点为园区企业提供各项综合配套服务,4.0阶段除了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圈,还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营造。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未来郑州大都市区依然是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而产业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产业园需要结合都市区产业功能疏解和自身特色优势,突出创新驱动战略和高端服务引领,重新明确战略定位和在区域中的职能,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强新旧动能转换和空间优化重组,加速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功能复合的城市经济转型。

针对郑州大都市区产业园“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建议:

1、提升战略定位,明确职能分工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区(郑汴港融合发展区)

对于大都市区核心区的产业园来说,目前正进入园区4.0阶段,创新驱动是核心动力

,应结合“三区一群”等重大战略和机遇,建议重新明确各产业功能载体的战略定位和区域职能分工。特别是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影响较大的产业园区,如郑州的航空港、高新区、经开区,新乡的经开区、高新区,开封的经开区等,重点强化技术研发、人才、科教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应起到引领整个大都市区乃至中原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作用。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而针对大都市区外围县市新郑、登封、巩义、长葛、尉氏、武陟、原阳等产业园区,则应转变发展思路,依托都市区发展战略机遇期,积极对接郑州主城区,加强联动发展。大都市区新兴增长中心的园区要重新梳理自身定位,做好产业配套和服务支撑,突出产城融合和科技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的工业主导向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转变,从产业园区向综合城区转变,从园区经济向复合的城市经济转变。

2、划定准入门槛,提高用地效率

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产业发展应由低效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投资强度,严格控制企业准入,优先导入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挖潜现有建设用地,清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进低效用地腾退转优,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落后产能,对于僵尸企业进行清理,对于低效利用的产业用地,采取空地闲置费、回购等手段,提高用地效率,杜绝企业囤地圈地现象。

对于传统产业集聚区则应在做优本土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积极从工业主导向高端制造+现代服务双轮驱动转变,加速园区“二次创业”。例如目前荥阳市正在做优传统建筑机械的同时,开始向高端装备、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方向发展;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正积极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结合航空港区的发展,加强与航空经济的配套发展,积极向临空物流、临空制造等高附加值产业和业态拓展。

3、加速产业转型,培育新兴业态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未来郑州大都市区将成为河南智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极核,未来伴随工业4.0和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将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发展。

对于大都市核心区的产业园来说一方面应对于现状产出效率低、有污染的传统工业应逐步淘汰,为高新产业腾挪空间,另一方面应吸引科创型龙头企业入驻、提升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最佳路径。通过深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业态,实现园区产业的升级。

4、改善科创环境,助力创新发展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河南是人口大省,作为中心城市的省会郑州目前却仅有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985大学数量为0。同为中心城市的武汉、成都、西安仅在高校资源上已经遥遥领先,更不用说其他科研资源。

与周边的长沙、合肥、济南相比也不具竞争优势。仅于合肥相比,虽然郑州GDP远超合肥,但合肥科教资源优势明显,有3所211大学,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其中中科大还是985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唯一一个位于非一线城市的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的创新资源优势可见一斑。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郑州以及河南需要正视差距和短板,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建设培育,一方面满足河南1亿人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积极提升自身科技研发能力,为未来科技创新企业的导入提供重要的技术、人才、服务支撑,这样才能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更具竞争力,并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同时加强企业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打造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区域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集群。

5、优化发展模式,构建战略空间

创新产业空间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鼓励采取政企合作型开发模式和企业主导型开发运营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运营优势,提升用地开发效率,从土地开发、产业培育、企业导入、开发运营、后续发展等制定完备可操作的实施流程,并明确严格的园区土地开发奖惩退出机制,真正打破以往粗放的传统发展思路,杜绝“圈地式、重房产、轻产业”的发展模式。

结合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大趋势,构建文化创意园、科创小镇、科技园区、大数据园区等新兴战略发展空间,吸聚科创型龙头企业落户。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目前郑州已经在行动,积极与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互联网、物联网龙头企业展开合作,谋划在河南的战略布局,目前阿里巴巴(河南)有限公司已成立,落户郑东智慧岛;郑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也在龙子湖区域摘地将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色的产业园,建设海康威视中原区域总部;此外华为云运营创新服务中心、华为软件开发云服务中心诺基亚5G全球交付中心、中科院计科所大数据研究院等众多科技企业和研发平台落地郑州。

6、强化产业联动,完善空间布局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最近,郑州市针对城市功能布局提出了最新的发展思路,即“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整体来看郑州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心是向东和向南。郑州城市功能布局直接影响整个都市区产业空间的布局,“外联”则是强调郑州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产业联动应该成为区域联动发展的重心,

基于此提出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的发展指引——“东联”、”西优”、”北跨”、”南拓”。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三、蝶变:由园区迈向都市区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1、东联

强化郑开科创走廊,积极引导科创型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布局,打造新型战略发展空间,在继续优化郑开科创走廊的同时,重点考虑加强开封、航空港区的产业联系,突出开港经济带的战略地位,建设开港经济区作为临空经济配套服务、临空物流、临空制造等的重要载体和开港联动的桥头堡。

2、西优

结合郑州高新区研发优势,对荥阳、巩义、登封、新密等西部县市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优化提升,加速工业提质,突出地方特色,壮大特色装备、金属深加工、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并积极培育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

3、南拓

以航空港区为核心,带动空港辐射圈层的县市,周边县市产业园区应加强与航空港区联系,如

开港经济区、新尉园区、尉氏产业集聚区应充分利用比临空港的区位交通优势,发展临空制造、临空服务等产业为郑州航空港区提供配套服务。

4、北跨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保护,在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逐步推进郑州“北跨”,探索“北跨黄河”,使黄河变为大郑州的内河,与新乡、焦作沿黄地区联动发展。坚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与新乡、焦作的产业协作,结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强化新乡高新区、经开区、平原新区、焦作高新区以及武陟、原阳、新乡县等产业集聚区与郑州各产业载体深度融合,打造郑新、郑焦产业创新廊道。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李俊鹏

大鹏视野战略策划中心 主任

聚焦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文旅项目策划咨询、相关规划技术咨询,从业10余年,操盘各类实战案例100多项。

-----往期推荐 ----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鹏视野”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欢迎添加“李俊鹏”个人ID

郑州37个产业园不如1个张江高科和苏州工业园:偶然OR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