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職高,技校工作多年的老師是怎麼看待這些學校的學生的?

西北嘮嗑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這些學生沒有考上重點高中,但他們在職高或技校會學的一技之長,將來立足於社會,也不見得比重點學生差,他們也可以繼續深造,考高職。

上職高或技校的學生在老師眼裡和其他學生是一樣的。每個老師都不會歧視這些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只要老師能夠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就能使學生學有所長。

對於職高或技校的老師,我個人覺得他們都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會和其他學校的老師一樣,希望自己的學生出人頭地,現在有很多職高或技校的學生已經在社會的很多個行業起中堅力量。


樹林158503706


作為大專院校的老師,來分享下我的看法吧,不吹不黑哈。

1.學習方面比較弱。畢竟大專院校分數線在那裡放著,一般的專科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較差,這是一般情況,雖然有個別的特殊情況,但是大體上是這樣。

2.自我規劃比較混亂。我遇到的大部分專科學生,對於未來的規劃比較弱,不是說專科學生就是差,而是很多專科學生在這方面比較後知後覺。

3.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煙火”。雖然專科學生相比本科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劣勢,但不代表他們就一定比本科學生差。我的好些學生畢業後自己創業當老闆,然後僱本科生來打工,混地風生水起,感覺還是要看個人能力。

現在這時代,看的是能力,學歷並不代表一切。無論你是專科生還是本科生,別自卑,但也別自大,以後的路長著呢,加油吧!


非正常輔導員


職高技校的學生是一群特殊的學生。之所以特殊有下面幾個方面得特點:

有個性。在目前,職高技校的學生大多文化課基礎薄弱點。但在技校職高,學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進行學習。

在學校進行專業學習的過程中,由於課程特點,學生動手機會多,實踐性強,一些專業學生表演的機會多。學生學起來相對輕鬆愉快,學生活潑開朗,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個性。

學生成熟老練。職高技校,大多數學生畢業就要走向社會。職高技校是學生們走向社會前的學習場所,在這裡,學生不僅學習書本知識,更主要的也在學習為人處世的能力。

師生關係更像是朋友,學生在教師眼裡,不僅是學生這個單一的身份,更是一個即將走出校園的社會人。

遇到問題老師和學生商量著解決。教師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建議學生,讓學生去領悟錯與對。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快速成長。

結語:有人說,職高技校的學生紀律性差。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學校性質不一樣,對學生的要求就不相同。

同齡的高中學生,大多想上大學,他們是從一個學校走向另一個學校。而職高技校的學生,直接要從學校走向社會,一下子要從孩子變成社會人,職高技校就是讓學生實現這個角色轉變的場所。因此,職高技校有自己的特點和要求。

職高技校學生是懷揣技術,即將走向社會的率真人。

我是心月聊教育,一線教師。關注我,一起聊教育,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心月聊教育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上了職高,技校的學生,大多隻是擅長的剛好不是語數英等動腦類的知識學習,而可能他更擅長銷售、烹飪等動手類的技能學習。看過太多在職校煥發青春的學生了,厲害的還可以拿世界技能大賽的冠軍,還沒畢業就被企業搶著高薪錄取。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唯一任務就是去發現並激發學生的閃光點。


e課通


在職業學校教師中,存在這樣一些負面情緒:對一些學生感到無語,對一些學生感到失望,對一些學生想到放棄,對一些學生非常厭惡。

客觀地說,職校教師有上述這些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因為我們不能不承認一個現實:在同齡人中,職業學校的學生群體是相對不優秀的。他們中有的學習習慣不好,有的自律性較差,有的還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氣,更多的中職學生表現為方向不明、動力不足、渾渾噩噩、無所用心。

承認職校教師這些負面情緒的合理性,並不等於同意讓職校教師陷入這些情緒而不能自拔。職校教師如何從上述負面情緒中擺脫出來,是我們必須正視並須努力加以解決的關係到職教生態的一個重大問題。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與思考,一個個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我們是幹什麼的?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工作?我們為什麼會面對這樣的學生?

筆者認為,職業學校教師出現了定位不準的問題。

職業學校教師首先要把自己與其他類型的教師區別開來,要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職業學校教師,是專門從事職業教育的。強調這一點並非多餘,因為職業學校教師定位不準的種種表現,絕大多數都與這一點有關。

我們比較明確的是我們的“教師”身份,但我們常常忽略甚至忘記的是“職業學校”這個定語。缺少了“職業學校”這個定語,我們就只剩下“教師”這個身份。“教師”與“職業學校教師”顯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為職業學校的學生與其他類型教育的學生相比有著太多、太大的不同,這一點無須贅述。但我想說的是:不論職業學校學生素質如何、表現如何,他們就是我們的教育對象。沒有了他們,我們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更何況,職業學校學生絕不是差生的代名詞,對於他們,不同的評價標準和培養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職業學校教師定位不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無法正確看待學生。應該如何看待我們的學生?我有三點看法:一是中職學生的過去,是由社會、家庭、教育三方面共同鑄就的。無論他們現在是什麼樣子,需要對他們的今天負責的都不應只是他們自己。二是中職學生的現在,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特點鮮明、可塑性很強的,他們將走向何方,我們責任重大。三是中職學生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但他們必須擔當起責任。

定位不準的教師從一開始就無法接受“職校生厭學情緒較為嚴重”這一現實。因此,他們對學生的過去沒有同情心,對學生的現在非常不滿意,對學生的未來也不抱有多大希望。

第二,無法耐心對待學生。人的發展是個漸進的過程,有時候還會有反覆,這個過程的複雜性在職校生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但是,由於定位不準,許多職業學校教師往往習慣於在管理、約束、限制學生的言行上下功夫。這些做法常常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這些做法顯然不是真正的教育。正如教育學者張文質所說:“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立竿見影的背後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

第三,無法避免職業倦怠。職業學校教師丟掉了“職業學校”這個定語,以普通教師的身份從事職業教育,必然遭遇諸多碰壁和困惑,碰壁繞不開,困惑解不了,職業倦怠必然而生。當前,許多職業學校教師感到身心疲憊,具有挫敗感、無力感,無不與定位不準有關。

定位準確的職業學校教師一定會有下列表現。

第一,他們對待學生具有同情心。這些教師認為,每一位職校生,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生命個體,都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成長經歷。因此,必須首先做到尊重學生,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換位思考,喚醒自己對學生的同情心。

第二,他們對學生的成長變化具有耐心。這些教師清醒地知道,要想讓學生重塑信心,轉變對學習、生活乃至人生的態度,需要做艱苦細緻的工作。這一過程是緩慢的、持久的,做教師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他們堅持認為,職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聆聽花開的聲音。同時,加強管理與思想教育應該是融為一體的。因為他們知道,脫離思想教育的管理,必然是反教育的;脫離管理的思想教育必然是空洞無效的。

第三,他們對學生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責任心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質。沒有責任心的教師,既不會有同情心,也不會有耐心。

1.他們精心地上好每一節課。備好課、上好課本來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但在職業學校中,精心地上好每一節課,其意義遠遠大於“盡到了責任”,因為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堂中來,是改善職教生態最直接、最有效的貢獻。

2.管理好課堂的責任。管不好課堂,或不管理課堂,在職業學校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定位準確的教師把管理好課堂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管理好課堂,他們千方百計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藝術和管理智慧。

3.關注每一個學生成長的責任。關注每一個學生成長,原本是學校教育的基本方向,是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職責,是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但是,由於教育的功利化傾向愈來愈嚴重,這一基本方向早已偏離、基本職責早已喪失、基本要求早已落空。定位準確的教師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具有潛在上進心的,都是有著生長願望的生命個體。因此,教師的任務就是把學生潛在的上進心激發出來,為學生的成長願望提供條件、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人們常說,“海倫·凱勒常有,莎莉文不常有”,在職業教育領域,更是如此。我甚至極端地認為,職業學校教師的榜樣不是斯霞、不是於漪、不是李鎮西,也不是張文質、錢理群這些教育名家和教學名師,而是莎莉文這樣的把自己的終生都獻給了海倫·凱勒的奉獻者。沒有莎莉文,自然沒有海倫的成功;但沒有海倫,同樣也就沒有莎莉文充實而不平凡的一生。

4.保護每一個學生天分的責任。從天分、想象力、好奇心、興趣愛好的角度看,中職生來職業學校前,已經被壓制得非常厲害了。到了職業學校後,定位準確的教師努力做到的是:讓學生殘留的一點點天分、想象力、好奇心、興趣愛好保持下去,並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找回,能找回多少是多少。這些教師是學生天分的保護者、開發者、激勵者,而不是破壞者、扼殺者、打擊者。

綜上所述,職業學校教師的準確定位,是他們走向職業成功、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關鍵因素。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十字路口的地圖


1.老師只看重點的幾個學生,要不學習好,要不腦袋靈光,最重要是要讓老師看到你在努力。

2.職校的老師大多是帶帶課,多部分老師都有自己的副業,所有你要獲得資源就要跟老師走的很近,很重要的事要選對老師,結合自己的感興趣的專業尋找本校的老師,一般每個學校最差都有一兩個比較厲害的老師。


一土豆


我就是職業技術學校老師一枚,首先,要有良好的師德,共次,需要有專業過硬本領,教會學生立足社會之根本。比如電工技術,計算機維護,汽車修理等,要讓這些同學學中做,做中學。人生一定出彩!他們走向社會更加適應!


宜賓升學資訊


眼高手低,需要社會歷練。


小俠客11


學得一技之長,方可沒費光陰!


清水行業


怒其不爭!同時又是教育產業帶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