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智之學”對“錢學森之問”和“李約瑟難題”的解釋

斤斤於無用之學,卻終於有了大用

斤斤於有用之學,卻落在了無用之學的後面。

古希臘詞彙中,“哲學”一詞就是“愛智之學”,其出發點是對智慧的愛,滿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沒有什麼功利色彩。只有獻身於這種學問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學家,最偉大的淨化心靈的事業便是無所為而為的學問。

中國哲學卻一開始就有著極強的功利性,諸子百家莫不是針對社會問題開出的各自藥方,都希望藥到病除。至於學者們,大談的都是學以致用、文以載道、不為無益之學云云。

源頭各異,後果迥異。

無用之學催生了基礎科學,有用之學卻只在技術範疇裡打轉轉,這或許就是解決“李約瑟難題”和“錢學森之問”的一個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