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之学”对“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难题”的解释

斤斤于无用之学,却终于有了大用

斤斤于有用之学,却落在了无用之学的后面。

古希腊词汇中,“哲学”一词就是“爱智之学”,其出发点是对智慧的爱,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没有什么功利色彩。只有献身于这种学问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学家,最伟大的净化心灵的事业便是无所为而为的学问。

中国哲学却一开始就有着极强的功利性,诸子百家莫不是针对社会问题开出的各自药方,都希望药到病除。至于学者们,大谈的都是学以致用、文以载道、不为无益之学云云。

源头各异,后果迥异。

无用之学催生了基础科学,有用之学却只在技术范畴里打转转,这或许就是解决“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一个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