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學院姚維榮教授:懷念安康原文聯主席馬建勳先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用唐代大詩人杜牧的這句名詩來形容我此時此刻的心情,可謂恰如其分。昨天下午,就在我於春雨霏霏中從安康學院到安中去的路上,突然收到文友晨曦發來的微信,告訴了原安康地區文聯、作協主席馬建勳先生上月底不幸病逝的噩耗,我的心情不由一下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與建勳三十多年的交往一一浮現在眼前。

1988年暑假,我剛從中山大學中文系進修回來不久,時任地區文教局副局長的學友李勝金告訴我,地委宣傳部、文教局與地區文聯作協準備於月底召開馬建勳長篇小說《國魂——林則徐流放》研討會,邀我參加會議並準備發言,並送來該書。幾天後,研討會如期召開,地委領導黃克禮、藍友仁,文教局、作協負責人及知名作家共四十餘人參加會議。大家高度評價了《國魂》的思想藝術價值,也指出了作者過於寫實,缺乏以小說筆法從更宏闊深廣的角度鋪排重大事件、塑造典型人物的不足。我在會上作了《試論的思想藝術成就》的發言,隨後被《安康日報》刊載。會後繼續細讀文本,與馬建勳先生交流,寫成篇幅更長的評論《塑造民族之魂的獨特藝術追求》一文,第二年春被省作協《小說評論》選用。

此後,與馬建勳先生的交往就逐漸多了起來。知道他新中國建立不久出生在西安灞橋,文革中斷了學業後,遠赴新疆伊犁大哥處謀出路。在遙遠的塞外放過牧,幹過苦力活,但始終堅持讀書與業餘寫作,逐漸在報刊媒體發表引起重視,被州政府錄用為秘書,後又調入新疆人民廣播電臺任記者。期間並與那時因為右派身份也在伊犁勞動鍛鍊的作家王蒙有過交往,受到教益。尤其是間斷聽到當地人介紹了很多林則徐當年禁菸立功反遭權奸誣陷,被革職流放到伊犁,以戴罪之身指導當地牧民修建坎兒井,查看地形繪製防禦圖等事蹟,使他深受感動,萌生了撰寫林則徐長篇小說的念頭。隨後數次自費赴廣東、福建調研,瞭解林則徐的生平事蹟,制定創作計劃。經過數年殫思竭慮的業餘創作,終於在1988年完稿,由北京群眾出版社出版。

由於文革的耽誤,建勳先生與年少時的大學夢失之交臂,成為他心頭一個很大的遺憾。八十年代後雖然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且在新聞與文學創作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造詣和成績,但他還是不滿足現狀。1985年武漢大學中文系開設作家班,經上級批准通過高考外的渠道經過一定的專業考試招收年齡偏大有文學基礎的學生,建勳聞訊報名應試並被錄取。這兩年的學習,使他的文化素養有很大的提高。1987年夏畢業時,想到自己已經人到中年,便萌生葉落歸根之念。西安難進,那就回到陝西某個地區也行。經過寫信聯繫試探,被安康地委領導看中,指示文教局副局長李勝金派人瞭解溝通,最終被地區群藝館接收。1988年春,地委決定成立地區文聯,馬建勳成為文聯籌備組成員。6月10日,地區作家協會成立,馬建勳是當時全區唯一的中國作協會員,且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於是當選為主席。8月上旬全區首次“文代會”召開,馬建勳又被選為主席,成為安康文藝事業的領頭羊。

地區文聯及各協會相繼成立後,建勳先生以很高的熱情,在地委領導下支持鼓勵文藝工作者努力創作,安康的文化藝術事業很快形成高潮,成果迭出。1989年8月,安康兒童畫展在北京兒童中心開幕,全國婦聯副主席康克清老前輩欣然出席,給予充分的肯定。10月,地區文聯編印的報告文學集《絞股藍》出版。1990年,由劉志傑編劇,漢劇團演出的現代戲《馬大怪傳奇》相繼赴省、赴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戲劇節,獲得優秀劇目獎、優秀演出獎,中央電視臺播發了演出消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等分別發表文章予以評介。當年底,由地區文聯一年前倡議發起的“中國首屆漢水文化研討會“由省文聯牽頭,與安康地區宣傳文化單位聯合召開,漢中、襄樊、十堰、鄖陽等沿江毗鄰地區代表60餘人出席,提交論文50多篇,後結集為《中國漢水文化研究》由中國文聯出版,在省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92年11月年根據地委安排,籌備召開了全區首屆文藝創作會議,對新中國建立來的優秀作品和先進文藝工作者進行了表彰獎勵。此後幾年,地區文聯與各協會相繼召開了胡元龍雜文集《求是新語》付世存散文集《羞澀的鴛鴦湖》姚維榮評論集《文苑採英》、劉紀鵬歌詞集《春鳥聲聲》曾德強報告文學集《心中有個太陽》喬全和小說集《鬼哭谷》等作品研討會,以及“安康地區長篇小說創作促進會”、“李慈印歌詞創作研討會”、“呂農戲劇小品演討會”等,對促進全地區文藝創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作為地區文聯、作協領導,雖然因本職工作佔去了很多時間,但建勳先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作家、學者的身份,擠時間堅持創作與研究。相繼出版散文集《天馬吟》《人生如歌》詩詞集《九萬里風鵬》長篇小說《國殤——林則徐之死》及《圓點哲學》等專著。並被選為省文聯常委、省作協常務理事。其圓點哲學引起張岱年等國內外學者關注,先後應邀到澳大利亞、英國交流探討。

2000年,安康地區地改市,文聯、作協準備換屆。建勳先生考慮到自己年屆知天命,身體健康狀況欠佳,此前在西安修改林則徐電影劇本時用眼過度,眼底出血;尤其是十多年間深感文聯領導工作責任與自己專業創作之間常常發生時間衝突,並由此影響與機關同志和部分文藝工作者的和諧關係,內心時常為此糾結。於是下決心辭去兩個組織的領導職務,專心從事創作研究。

五十多歲後,建勳先生又對繪畫發生濃厚興趣。儘管民間有“人過三十不學藝”的說法,但古今在某一方面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少。為了便於向西安畫界朋友學習探討,加之思鄉漸濃,於是他乾脆在驪山腳下租了一層民房,專心繪畫創作。2006年秋,我到西安參加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會,會畢去臨潼看他,見其生活條件之簡陋令人咋舌。但他就在這樣的環境裡潛心創作,不斷提高畫藝,尤其喜愛畫馬、熊貓等動物,逐漸在這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其110米國畫長卷《中華熊貓圖》2008年榮獲“中國奧運藝術金獎”,隨後被選為中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書畫院教授、副院長,圓了他晚年的畫家夢。

由於多年來過量的勞累,建勳先生十多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壓等慢性病,我和文友們也多次勸過他吸取路遙、鄒志安等陝西名家英年早逝的悲劇,注意防病治病,保養身體,但他一忙起來就忘了這些。去年春天他回安康辦事,我還帶他到江北高新區三大公園、安康學院新校區等處參觀,他由衷地為安康這些年各方面的巨大變化欣喜。文友們勸他年事漸高後還是回到山清水秀的安康來養老,沒想到就在中國抗擊新冠病毒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他卻最終被慢性病奪去了生命。文友們聞訊,不勝悲慼唏噓。

願建勳先生一路走好,在九泉之下安眠!

2020年4月4日

姚維榮:省作協會員、原安康地區作協理事、理論部主任

安康市首屆文聯委員、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現為名譽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