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 安康

前些天,受朋友之邀赴陝南的安康避暑,小住了十餘日。安康位於秦嶺南麓、巴山之北,漢水之濱,是名副其實的“西安後花園”。

我第一次知道安康這個名字,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只記得那個時候有一段時間廣播報紙每天都在播報安康抗洪救災的情況,那次毀滅性的洪水一夜之間吞沒了安康老城,直接摧毀了人們“安寧康泰,豐樂萬年”的感知。第二次瞭解安康是在拜讀小說《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地質疑路遙先生小說中描寫田曉霞犧牲的場景,那樣的瓢潑大雨,發生那麼大的洪水,在陝北乾旱的高原上該多長時間會發生一次。後來瞭解到,小說的原型就是安康7.31洪災,再次仔細研讀先生筆下洪水屠城的悲壯場面,安康在我的腦海裡基本上就像從地圖上抹去了一切的城市。第三次是幾年前我走進了安康,親身感受到了安康的優美,徹底改變了我的感觀,泛舟在瀛湖之上,只見那被群山綠影包圍著的湖水清澈見底,只見那漢江大壩之水從閘口湧出,浩浩蕩蕩,激起萬朵浪花,水霧嫋嫋,撲面而來,猶如走進了無處不是景,無景不醉人的仙境。安康的三次見聞,都和水有著密切的關聯,這回再次走進安康,才算是真正體會到了這座有著“小武漢”“小重慶”“小南京”之稱的城市的韻味,優美的漢江穿城而過,月河、黃洋河分別從江南、江北在城區注入漢江,形成了一幅“一江兩岸”的美麗圖畫,可以說走進安康,水無處不在,是一座當之無愧的水城。正因為如此安康才成為了南水北調工程的核心水源區,承擔了“一江清水供北京”的使命和責任。

再次走進安康,看到了高新區的蓬勃發展,也看到了香溪洞、濱江公園、安瀾公園優美的環境,安逸舒適的城市生活,也目睹了秦巴生態公園把安康一區九縣的人文、歷史、地域等傳統文化融入到了高樓大廈之間,成為了安康旅遊傳揚的示範。擂鼓臺、太極城、子午道、南宮山等十大景點的設計是在“國家森林城市”中的一個創新。特別是南宮山的風光既有南國的秀麗美景,又有北國的粗獷豪邁,就猶如安康淳樸的民風,是幾千年來荊楚文化對安康人文的漫長浸潤,同樣也是秦風蜀韻的逐漸滲透。使秦、楚、蜀甚至中原文化,羌氏文化在這個地方集為一束,熔為一爐。走在大街上,你可能聽到的語言既有巴蜀的雄渾剛強,又有荊楚之柔媚清麗,也有三秦之古樸粗獷,還有中原的質樸通達。或許是明清的戰爭,也或許是那次的洪災,也或許是這幾年的高速發展,這種獨特的文化交融,超越吞噬了本土文化,使得安康儘管建市幾千年了,但始終感覺缺少深厚的歷史文化積蘊,這或許也是安康文化的一個弱點吧!

我站在漢江北岸高處,腳下蜿蜒曲折的江水激盪洶湧、遠處綿延不斷的群山此起彼伏、眼前錯落有致的現代化城市建築氣勢雄偉。清爽的微風輕輕地劃過我的臉頰,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不由得會發出“秦巴明珠,生態安康”的讚歎,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環境優美、休閒養生的宜居城市。朋友看到我在眺望沉思,默默地走到我的身旁,緩緩吟出:安康臘月可無裘,三伏輕棉汗不流。梅綻隆冬香放滿,柳舒新歲葉將稠。此時此刻我感同身受,可我始終覺得這首讚美春城的詩句還是沒能完美地描繪出今天安康的勝境,或許在等著我寒冬時節光臨安康時的感慨吧!

漫步在這座休閒舒適,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城裡,呼吸著山城清新溼潤的空氣,品嚐著各種特色的美食。似乎多一刻停留,就多了一份享受。我期待著故地重遊,去再次品味安康獨特的城市主題文化。

愛上 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