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成年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守住自己的世界!

《海上鋼琴師》:願你有捍衛自己世界的勇氣,也有追求幸福人生的能力!

《海上鋼琴師》:成年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守住自己的世界!



一本經典的小說,一個精彩的故事,來自意大利極簡主義作家亞歷山德羅巴里科的代表作《海上鋼琴師》,一曲幽遠的旋律,一闕淡然的帷幕,一個讓我們意猶未盡的人生話題。


《海上鋼琴師》:成年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守住自己的世界!


你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但你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


海上鋼琴師是誰?

故事的開頭並不完美,鋼琴師1900在豪華遊輪弗吉尼亞號出生,他被拋棄在船上,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

“我生來天真,一船人都是我的父親,至於母親嘛,哦,媽媽是一種馬,跑得快的那種馬,賽馬。如果沒有我,一般的父親都會進孤兒院吧。”

是一個老人家把他撫養長大的,所以他並沒有自己的身份,也沒有名字,因為那個年代剛好是歐洲人朝拜美洲新大陸的時代,世紀末的狂歡,所以他便被稱為1900。

沒有人給他輔導,也沒有人給他啟蒙,忽然有一天,他就頓悟了音樂的全部。當有一天,所有人都找不到他,以為他可能被晃進海浪裡死去的時候,卻被發現他在頭等艙裡優雅地談著鋼琴,而且,聽眾如痴如醉。船長驚喜不已,原來這個小子還有如此本事,從此,1900就在船上當起了御用鋼琴師。

不過,他只在三等艙彈奏,所以,即使美國議員,要想聽他的演奏,也得從高貴的頭等艙屈駕充滿怪味的三等艙,這就是1900的魅力。

所以,才華無比重要,自我成長無比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如何找到你的天賦,讓你發揮最大的價值,讓你閃閃發光,成為那個最棒的自己,這才是你最需要做的唯一一件大事。

我們經常聽人說,我家庭環境不好,我沒那個條件,我出生在農村,我家裡好多兄弟姐妹,飯都吃不飽——其實,所有一切都不能阻擋你發掘自己的優勢,你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卻可以掌握自己的成長,你無法含著金鑰匙出生,但卻可以創造一個精彩的未來。


《海上鋼琴師》:成年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守住自己的世界!


沒有人能打敗我們,除非我們自己認輸


我們沒有敵人,如果有那就是我們自己!

“1900”在船上贏得了所有人的讚譽,他的音樂一如海浪一樣,時而平靜,時而激情,當你難過時,他有著大海一樣的胸懷,可以給你安慰;當你激情澎湃時,他又給你小溪流一樣的慰藉,讓你的靈魂滌盪著無法說出的美妙。1900的音樂就是所有人的靈魂救贖,他是那個音樂王國的主宰。

有一天,美國最有名的爵士樂音樂家——他自稱爵士樂鼻祖——前來踢館,一開始,踢館者佔得了上風,因為他駕輕就熟,記憶嫻熟,而1900選擇了他並不熟悉,也不擅長,甚至是不適合鬥技的樂曲,所以前兩支曲子,1900都發揮糟糕,這讓人群爆發了煩躁與憤怒,而他的好友,故事的敘述者卻為他捏了一把汗,至於踢館者,卻傲慢地豎起了中指。

這時,1900彈了第三支曲子,樂曲在舞廳裡飄蕩,最後與大海融為一體,所有人都被催眠了,而那位挑戰者卻再也彈不出優美的調子,最後落荒而逃,把自己關在床艙裡再也不敢出門,就差沒有羞愧跳海而亡了。

其實,一開始1900根本沒有競爭的意識,他不知道人家來是要致他於死地的,所以就隨意選了兩支曲子就,但當他看到對方的傲慢和他的技藝並不相稱時,他爆發了驚人的創造性,一首彈罷,再次捍衛了自己的尊嚴。

可以說,他的對手從來不是踢館者,而是他自己,他是否能調整心態,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是否能回到自己的平靜,這才是取勝的關鍵。

而踢館者一樣,他最早是在妓館彈琴,後來名聲大噪,但他最應該做的就是超越自己的過去,而不是計較與1900誰的技藝高超,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唯一敵人就是過去的自己,只要你不囿於過去的成就與舒適圈,你就能成為持續精進的王者。


你是在舒適圈裡昏睡還是在陌生的世界打滾?


1900從未離開過這個船上的世界,他的聽眾最多也就2000人;而且,那些人一旦下了船就和他再也沒有了關係。在那個狹小的世界裡,他演奏了將近三十年,而當有一天,他被人遊說外面的世界可以有更大的前途時,他思索良久,終於決定下船去看看。他拎著一個行李,所有人都為他送行,但是,當他走到舷梯的第三級時,他靜默了一會,最終又轉身回來,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

那頂戴在頭上的帽子,被他扔在了大海里。

作者並沒有寫他在舷梯上看到了什麼,為什麼他好不容易下定的決心最後又決定不走了?是對大海的留戀還是對大陸的恐懼?他究竟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是不是和我們很像?我們想去大城市打拼,又擔心去了沒有資本;我們覺得自己滿身才華,卻又浪費在滿足於生存的枯燥日常想要飛昇卻又沒有勇氣。每個小城都有1900一樣的人,每個大城也都有1900一樣的魂。

但是,他們又是不一樣的,1900並非懼怕外面的世界——他有才華,去外面不會比船上更糟糕,畢竟船上只有兩千人,那世界還是遮蔽的。他怕的只是把自己弄丟了。

他知道外面的世界也如這船上的世界一樣,人們來來往往,為夢想,為金錢,為功名利祿,外面的世界也如這船上的世界一樣充滿了利慾薰心與浮躁喧譁,所以他雖然沒走下過船艙,又何嘗不是遍歷世情?

“受限制的雙腳涉足了彼岸的世界,一雙帶戴著鐐銬的天足在雲夢之間跳著巴黎。”

音樂亦是。

1900雖未上來,他卻早已登錄美國新大陸,瞭解的那個花花世界的所有複雜滋味。因為對有些人來說,他已經看透了繁華背後的蒼涼。因為,若說雄壯,還有比大海更雄壯的嗎?

1900天生屬於大海,他在船上就已經遊覽了世界,那88個琴鍵就是他的世界。


靈魂去了更乾淨的地方


最後的最後,當弗吉尼亞號老得不能再老要退役時,所有人都下船了,人們決定炸掉弗吉尼亞號,但1900卻不肯下船,他坐在炸彈下面,最後被炸掉了一隻手。

也許,對失去那個他熟悉的世界,他非常不捨,而與他摯愛的音樂相比,生命真的不算什麼。

我們也許覺得1900迂腐,也許覺得他不合時宜,不識時務,有人說這是歐洲沒落貴族對於美國新世界的拒絕,是對自己最後生活的膜拜與恪守,以死保留了最後的尊嚴。

但我覺得這個主題上升得有點高。1900就是一個活在自己的世界的人,他純粹地為音樂而飛,離開了自己的世界他將什麼都不是。

他天生屬於大海:

“我來自大海,我聽著海的聲音長大,看著海的顏色衰老。我想我會長成大海的模樣,寬闊明淨,皺紋都是浪的旋律;我想我會有著海的思維,奔湧無邊,跳躍飛馳。

我想我就是大海。我有好多秘密,他們在心裡翻騰,滾動,爭吵,激盪,就像在大海的波浪下,有著一個奇異而斑斕的世界。”

他不離開大海,就是堅決不離開他熱愛的一切。

正如小號手麥克斯與二手樂器店老闆的一段對話:

“這位了不起的鋼琴家是誰?”

二手樂器店老闆把一張支離破碎的唱片放上唱機,充滿愛意和悲傷的鋼琴曲從銀幕中溢了出來。

“如果我告訴你,這位鋼琴家並不存在呢?”

小號手麥克斯回答道。

的確,對1900來說,他是為音樂而生的,音樂是他的全部,他就是那個在88個琴鍵上徘徊的幽靈,當幽靈的國度不存在了,幽靈也就消失了。所以他不肯下船不是愚蠢,而是固執地想守護自己的完美世界,用我總結的一句話說就是,他的靈魂去了更乾淨的地方。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毋需像1900那樣恪守殘缺的世界,但依然可以葆有捍衛自己世界的權利。而許多的時候,我們都為這個大世界的規則失去了自己小世界的原則,所以我們遺憾,我們痛心疾首,但我們卻鮮少那種勇氣。

所以,當全書最後,1900不能再彈奏樂曲的時候,誰能說那不是他對這個殘酷世界的抗爭?

只是,願普通如你我,不必如1900那樣偏執,但也依然可以有他對音樂的那種執著,對自己的未來,自己的事業,自己心心念念所熱愛的一切,願你有捍衛的勇氣,也有追求的能力。

2020年4月24日

深圳

也許他怕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怕自己丟失了!


《海上鋼琴師》:成年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守住自己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