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最近《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上映,時隔21年,《海上鋼琴師》終於登上了國內大銀幕。包括研習君在內的很多人,都把曾經欠的那張電影票補了回來。

雖然公映版只有125分鐘,和我們之前看過的導演剪輯加長版本相比,其中少了很多片段,但研習君覺得這並不影響電影本身給我們帶來的感動。

對於觀眾來說,看這部電影時,有時像與小號手麥克斯面對面,聽他娓娓道來那位海上鋼琴師的傳奇故事,有時又像化身為麥克斯,跟隨著這位海上鋼琴師1900走完他的傳奇一生。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部《海上鋼琴師》作為“時空三部曲”之一,不斷在“現在”與“過去”間穿梭,可以稱得上是講回憶故事的佳作。

相信關於這個故事的主題與感悟,大家已經看過不少,那今天我們就從故事講述的角度看看,這部電影是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的?

1.有趣讓故事更耐看

雖說這部電影在看過之後,讓人心情有些複雜,但有趣的戲劇化元素卻讓觀眾的故事體驗頗為暢快。

一生在輪船上度過的天才鋼琴家,生在船上,長在船上,最後葬身於報廢的輪船中。雖然他從未下過船,但他的人生並不單調,他從旅客的身上、自己的思緒中游遍世界,在神遊中能將思緒化為指尖上的旋律,彈奏出獨一無二的樂曲。

這樣的人物作為故事的主角,單是聽起來,就讓人很感興趣。更何況除了人物之外,戲劇化的情節也充盈在整個故事中。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輪船靠岸後,添煤工人丹尼趴在頭等艙的地上,妄圖找到一些有錢人遺留下來的值錢玩意兒,結果值錢的東西沒找到,卻發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嬰兒放在鋼琴上。

嬰兒被放在一個TD牌檸檬箱裡,丹尼認為TD是“Thanks Danny”的意思,堅信這孩子是別人留給自己的,於是沒有將孩子送到孤兒院,而是養在了船上。

給這個孩子起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名字是丹尼在添煤鍋爐房裡工作時,和工友們“吵”出來的。一個工友開玩笑地喊著:“反正你是在星期二找到他的,就叫他星期二吧!”沒想到丹尼激動地把工友誇了一番,隨後就決定叫這個孩子1900,因為他是在本世紀第一年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找到的這個孩子。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於是這位未來的海上鋼琴師有了一個很長也很特別的名字:丹尼·佈德曼T.D.萊蒙·1900(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

2.會講故事的人一定會玩懸念

研習君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起過關於視角的問題,這部電影的視角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觀察者-敘事者”視角:敘事者同時也是故事裡的人物之一,但不是主要人物,他講述的是他所目睹的別人的故事。所以主角1900並不是從一開頭就出現。

這部電影的敘述者是曾經和1900在同一艘船上的小號手麥克斯,1900的故事就是從麥克斯的口中講述的。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位小號手麥克斯可以算的上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了,他很會利用懸念吸引別人聽他講故事。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電影的開頭,是多年後的麥克斯坐在樓梯上,一邊擦拭著他的小號,一邊在內心暗暗感嘆曾經的事情,最後還補上了一句:

-問題是,根本沒人相信我說的故事。

這句話簡直是教科書式的懸念開頭。看到這裡大家肯定忍不住會想,到底是什麼奇特的故事,以至於根本沒人相信呢?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在麥克斯去樂器店出售跟隨他多年的小號時,這裡出現了一個很關鍵的物品,一張很有年代感的唱片。那是被樂器店老闆從一架舊鋼琴裡找到的,雖然聲音遠沒有原先飽滿,可老闆依然急切地想知道這優美的旋律到底是哪位鋼琴家彈奏的。

這時我們的故事高手麥克斯又開始“設鉤子”了。

-我不認為你聽過他的名字。

-他是誰?

-就算我說這位鋼琴家不曾存在,也不算說謊。

多聰明的回答,現在不管是樂器店老闆還是觀眾,都忍不住想繼續聽他講下去了。

在講了一大段1900是如何被發現、如何被起名、如何長大、如何開始彈琴的故事之後,麥克斯這才告訴老闆,那個唱片中的音樂就是丹尼·佈德曼·T.D.萊蒙·1900——七大洋上最偉大的鋼琴師的作品。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老闆很激動,那這張唱片應該很值錢呀,我們發財了!不出意料,麥克斯又開始賣關子:

-這張唱片應該是不存在的,唯一的母片在錄製完成之後就被毀掉了。

但老闆卻把唱片遞給麥克斯:

-這就是一張母片。

懸念又恰到好處地出現了,唯一的母片為什麼會被毀掉?既然毀掉了又怎麼會出現在樂器店裡?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麥克斯在樂器店給老闆講1900的故事,後來為了找到1900,他又給炸廢輪船的工人講,觀眾也像老闆和工人們一樣,沉浸在麥克斯所講述的海上鋼琴師的傳奇故事中。

而到了故事的後期,還有一個懸念緊緊地崩在觀眾們的心裡。

廢棄輪船已經放滿了炸藥,很快就要被炸燬了,麥克斯堅信1900還在船上,而炸藥一旦被引爆,1900將會永遠消失,可1900始終沒有現身。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那麼1900到底在不在這艘安放了六噸半炸藥的廢棄輪船裡?時隔多年,麥克斯還能找到1900嗎?這些謎底一直到了故事的結尾才終於揭示出來。

其實說是麥克斯會講故事,不如說是編劇會講故事,他將一個關於海上鋼琴師的大懸念,拆分成一個個小懸念,引著觀眾看完了1900的傳奇一生。

3.雙時空的敘事方式

看過這部電影后我們會發現,有兩條時空線穿插交織在故事的講述中。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一條線在過去,主要是回憶 1900的出生、成長、情感,以及和鋼琴之間的羈絆。

一條線在現在,講的是小號手麥克斯現在的經歷:賣小號、講1900的故事、找1900。雖然這條線的敘述主線是在麥克斯身上,但所有情節,包括在樂器店的講述,在報廢輪船上的尋找,依然還是圍繞著1900。

到了結尾,在1900出現在麥克斯面前時,兩條時空線終於交匯到了一起。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種雙時空的敘事方式有一個好處,就是更能凸顯真實性。有很多觀眾在看《海上鋼琴師》時,都會有一種錯覺,海上鋼琴師是不是真實存在的?能讓觀眾產生這種錯覺,除了一些真實的歷史背景和細節外,雙時空敘事的方式必然也是有一定功勞的。

設置麥克斯這條時空線,用一個在船上和1900相處過的人講述海上鋼琴師的故事,無疑會讓一個原本虛無縹緲的傳奇人物,變成一個好像真真實實存在過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最後1900堅持留在船上,最終葬身在了他從未離開過的輪船上,影片的結尾,麥克斯的背影漸行漸遠,此時這位傳奇的海上鋼琴師又好像從未存在過,沒有國籍、沒有生日、沒有家庭,一切都好像只是一場夢。

但1900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就像最後樂器店老闆把小號還給麥克斯時說的一樣:

從《海上鋼琴師》裡學寫小說,如何將回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願各位作者君也能繼續講出更多這樣的好故事~

這部電影修復版已經上映好幾天啦,大家去電影院看了嗎?在評論區聊一聊《海上鋼琴師》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幕吧~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讓你的寫作不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