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最近《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上映,时隔21年,《海上钢琴师》终于登上了国内大银幕。包括研习君在内的很多人,都把曾经欠的那张电影票补了回来。

虽然公映版只有125分钟,和我们之前看过的导演剪辑加长版本相比,其中少了很多片段,但研习君觉得这并不影响电影本身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对于观众来说,看这部电影时,有时像与小号手麦克斯面对面,听他娓娓道来那位海上钢琴师的传奇故事,有时又像化身为麦克斯,跟随着这位海上钢琴师1900走完他的传奇一生。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部《海上钢琴师》作为“时空三部曲”之一,不断在“现在”与“过去”间穿梭,可以称得上是讲回忆故事的佳作。

相信关于这个故事的主题与感悟,大家已经看过不少,那今天我们就从故事讲述的角度看看,这部电影是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的?

1.有趣让故事更耐看

虽说这部电影在看过之后,让人心情有些复杂,但有趣的戏剧化元素却让观众的故事体验颇为畅快。

一生在轮船上度过的天才钢琴家,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最后葬身于报废的轮船中。虽然他从未下过船,但他的人生并不单调,他从旅客的身上、自己的思绪中游遍世界,在神游中能将思绪化为指尖上的旋律,弹奏出独一无二的乐曲。

这样的人物作为故事的主角,单是听起来,就让人很感兴趣。更何况除了人物之外,戏剧化的情节也充盈在整个故事中。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轮船靠岸后,添煤工人丹尼趴在头等舱的地上,妄图找到一些有钱人遗留下来的值钱玩意儿,结果值钱的东西没找到,却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放在钢琴上。

婴儿被放在一个TD牌柠檬箱里,丹尼认为TD是“Thanks Danny”的意思,坚信这孩子是别人留给自己的,于是没有将孩子送到孤儿院,而是养在了船上。

给这个孩子起名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名字是丹尼在添煤锅炉房里工作时,和工友们“吵”出来的。一个工友开玩笑地喊着:“反正你是在星期二找到他的,就叫他星期二吧!”没想到丹尼激动地把工友夸了一番,随后就决定叫这个孩子1900,因为他是在本世纪第一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找到的这个孩子。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于是这位未来的海上钢琴师有了一个很长也很特别的名字: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

2.会讲故事的人一定会玩悬念

研习君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起过关于视角的问题,这部电影的视角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观察者-叙事者”视角: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之一,但不是主要人物,他讲述的是他所目睹的别人的故事。所以主角1900并不是从一开头就出现。

这部电影的叙述者是曾经和1900在同一艘船上的小号手麦克斯,1900的故事就是从麦克斯的口中讲述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小号手麦克斯可以算的上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了,他很会利用悬念吸引别人听他讲故事。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电影的开头,是多年后的麦克斯坐在楼梯上,一边擦拭着他的小号,一边在内心暗暗感叹曾经的事情,最后还补上了一句:

-问题是,根本没人相信我说的故事。

这句话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悬念开头。看到这里大家肯定忍不住会想,到底是什么奇特的故事,以至于根本没人相信呢?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麦克斯去乐器店出售跟随他多年的小号时,这里出现了一个很关键的物品,一张很有年代感的唱片。那是被乐器店老板从一架旧钢琴里找到的,虽然声音远没有原先饱满,可老板依然急切地想知道这优美的旋律到底是哪位钢琴家弹奏的。

这时我们的故事高手麦克斯又开始“设钩子”了。

-我不认为你听过他的名字。

-他是谁?

-就算我说这位钢琴家不曾存在,也不算说谎。

多聪明的回答,现在不管是乐器店老板还是观众,都忍不住想继续听他讲下去了。

在讲了一大段1900是如何被发现、如何被起名、如何长大、如何开始弹琴的故事之后,麦克斯这才告诉老板,那个唱片中的音乐就是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七大洋上最伟大的钢琴师的作品。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老板很激动,那这张唱片应该很值钱呀,我们发财了!不出意料,麦克斯又开始卖关子:

-这张唱片应该是不存在的,唯一的母片在录制完成之后就被毁掉了。

但老板却把唱片递给麦克斯:

-这就是一张母片。

悬念又恰到好处地出现了,唯一的母片为什么会被毁掉?既然毁掉了又怎么会出现在乐器店里?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麦克斯在乐器店给老板讲1900的故事,后来为了找到1900,他又给炸废轮船的工人讲,观众也像老板和工人们一样,沉浸在麦克斯所讲述的海上钢琴师的传奇故事中。

而到了故事的后期,还有一个悬念紧紧地崩在观众们的心里。

废弃轮船已经放满了炸药,很快就要被炸毁了,麦克斯坚信1900还在船上,而炸药一旦被引爆,1900将会永远消失,可1900始终没有现身。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那么1900到底在不在这艘安放了六吨半炸药的废弃轮船里?时隔多年,麦克斯还能找到1900吗?这些谜底一直到了故事的结尾才终于揭示出来。

其实说是麦克斯会讲故事,不如说是编剧会讲故事,他将一个关于海上钢琴师的大悬念,拆分成一个个小悬念,引着观众看完了1900的传奇一生。

3.双时空的叙事方式

看过这部电影后我们会发现,有两条时空线穿插交织在故事的讲述中。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条线在过去,主要是回忆 1900的出生、成长、情感,以及和钢琴之间的羁绊。

一条线在现在,讲的是小号手麦克斯现在的经历:卖小号、讲1900的故事、找1900。虽然这条线的叙述主线是在麦克斯身上,但所有情节,包括在乐器店的讲述,在报废轮船上的寻找,依然还是围绕着1900。

到了结尾,在1900出现在麦克斯面前时,两条时空线终于交汇到了一起。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种双时空的叙事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更能凸显真实性。有很多观众在看《海上钢琴师》时,都会有一种错觉,海上钢琴师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能让观众产生这种错觉,除了一些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细节外,双时空叙事的方式必然也是有一定功劳的。

设置麦克斯这条时空线,用一个在船上和1900相处过的人讲述海上钢琴师的故事,无疑会让一个原本虚无缥缈的传奇人物,变成一个好像真真实实存在过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但最后1900坚持留在船上,最终葬身在了他从未离开过的轮船上,影片的结尾,麦克斯的背影渐行渐远,此时这位传奇的海上钢琴师又好像从未存在过,没有国籍、没有生日、没有家庭,一切都好像只是一场梦。

但1900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就像最后乐器店老板把小号还给麦克斯时说的一样:

从《海上钢琴师》里学写小说,如何将回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愿各位作者君也能继续讲出更多这样的好故事~

这部电影修复版已经上映好几天啦,大家去电影院看了吗?在评论区聊一聊《海上钢琴师》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幕吧~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让你的写作不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