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朱塞佩·託納多雷是個難得的敘事和用色高手,他總能用那些看似平淡的題材,調配出最雋永的電影。昏黃色調為主的回憶,悠長連綿的配樂,宛若意大利古典油畫一樣的質感,讓觀眾沉浸在他漫長的敘事裡不可自拔,心情隨著他的情節不斷起伏,亦步亦趨,宜喜宜嗔。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而且此人電影質量極高,尤其趕上了千禧年前後,意大利古典派正當紅的時期,於是先後兩部明顯帶著意大利怪的那主義色彩的作品,被影迷瘋狂喜愛,加上之前就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的作品,他的最佳三部曲觀眾幾乎是信手拈來——1988年《天堂電影院》、1998年《海上鋼琴師》(原名《1900》)以及後來讓莫妮卡·貝魯奇穩坐意大利國民女神寶座的2000年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如果說《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還帶著揮之不去的意大利風情的話,《海上鋼琴師》就明顯的是託納多雷最國際化的作品。1900這樣一個集合了童真與天才桀驁的角色,是每個人心裡不可褻瀆的經典之神。

他是神,也是凡人,歸根到底是一個不想長大的孩子

蒂姆·羅斯的厲害之處,在於全身心的融入1900這個角色,而且至始至終,凸顯出了一種難得的童真。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好萊塢歷史上有好幾位被主流排斥的影帝級別演員。而其中,演過《肖申克的救贖》的蒂姆·羅賓斯和演出了《海上鋼琴師》的蒂姆·羅賓。兩個拿得出手的電影都是精品級別,但是,主流學院派並不是很願意承認他們的演技。觀眾,更是沒時間關注沒有花邊八卦的他們!

而且他們這樣全身心投入一個角色的演員,一輩子很難遇見幾個適合他們全力發揮的角色。蒂姆·羅賓斯還好,遇見了《神秘河》,用最佳男配角領先西恩潘拿到了小金人。而蒂姆·羅賓則一輩子被限制在劇情片領域,空有叫好沒有叫座。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而蒂姆羅斯塑造的1900堪稱裝嫩的典範,為此建議國內那幫子老黃瓜刷綠漆的臘肉塑料花認真學學他的表現。

所以,他很多恣意放肆的行為,確實放在正統的成年人的眼睛裡是離經叛道與固步自封,可是換一種觀點,無非是一個孩子在開心時候的肆無忌憚,與遇見危險時候的自我保護。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他為什麼不下船?因為他的所有安全感來自於這個封閉的空間

把1900理解為一個有著大人外表的孩子,一切事情都好理解很多了。

他從小生存在這條船上,那些水手,船工,廚師,樂師是他接觸到的最熟悉與安全的空間。都是社會底層的船員帶著同情和欽慕對他平等以待,所以,他僅有的安全感依賴這艘船上的人與事。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從出生而言,他已經是一個孤絕之人。在他母親將他放在遊輪鋼琴上的那一刻,就讓他被迫的拒絕了融入人類社會的可能。

當世界都拋棄他的時候,你不要奢求他會主動融入。如同《東邪西毒》里歐陽鋒避免痛苦的那個建議,殺敵八百自傷三千的那一句:“要想不領受別人拒絕你的失落,你就先拒絕別人。”

親生母親都拒絕他的存在,之後再如何的教育與感染,他心裡都有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兒。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況且,遊輪一年四季在海上飄搖,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社會,每個人都把這裡當作暫歇的落腳點,不會帶有過多的感情。他們懂得在枯燥的時間裡及時行樂,於是可以用鋼琴取悅所有人的1900在這個地方就是人人都愛的存在。1900卻不敢保證他下船以後,他還是不是那個人人喜愛的存在。

陸地上太多誘惑,太多分散人們注意力的東西。尤其是爵士樂鼻祖那次來勢洶洶的拜訪,本意是取悅自己和別人的鋼琴與音樂,在陸地上人們的眼裡,帶著如此強烈的勝負榮辱,甚至帶著殺伐決斷的凜冽。1900自信可以在遊船這個自己的主場,在自己最擅長的音樂的領域唯我獨尊,但是,其他呢?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1900因為被遺棄的境遇,擁有著比旁人更加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而遊船成為他保護自己也限制自己的一個軀殼。他只有在這個區域裡才能完整的展現自己全部的激情和溫柔,而一旦突破這裡,失去這層殼的保護,他那敏感而脆弱的心與靈魂,是在陸地上的世界萎縮,還是變得像傑尼一樣咄咄逼人,都不是他所期望的生活。

鬥琴:按東方哲學,其實還沒有比,傑尼就已經輸了!

東方人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遇見大小場面一定要保持一種平靜的外表。不管輸贏如何,最起碼錶面上要裝出泰山崩於面前而面不改色的氣勢。

這一點上,傑尼那種咄咄逼人已經暴露了他色厲內荏的本質。在陸地上,爵士樂的開創者這個稱號讓傑尼不可一世,而所累積起來的財富與名聲是他所能依賴的唯一憑藉。

但是,說到底他還是缺乏足夠自信的。所以急於在世界的犄角旮旯裡找到對手,用擊敗對方的方法,來肯定自己的能力。

可問題是,音樂這種極端主觀化的東西,很難用技巧還是感受來一言定輸贏。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1900從小生活在一個真空的環境裡,所以他心裡很少有勝負欲。從頭到尾,他其實是逃避這種針鋒相對的比試的。他心裡,音樂是取悅大眾的途徑。所以,他用聖誕歌曲來撫平觀眾的情緒,用第二輪重複傑尼的作品來向感動了自己的傑尼示好和致敬……

可惜,傑尼認為他短時間一字不漏的重複是在炫耀他的技藝,進一步的羞辱他,反而激怒了傑尼。至於觀眾,觀眾只在乎輸贏,而不是剛才的樂曲有什麼不同之處。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直到第三輪的比試時,傑尼那種瘋狂激怒了1900.一番疾風驟雨的連彈,傑尼用菸灰不掉的穩定和精準,激發出自己最大的驕傲。而1900放棄了舒緩和放鬆的狀態,更加瘋狂的投入其中,技巧上他碾壓性的贏得了勝利,可是骨子裡,1900被事態逼迫得偏離了初衷。

所以,他孩子氣的贏得了比賽,但是心裡並沒有為此覺得欣喜。他不懂這一切改變的原因是什麼,他只能歸結為“該死的爵士”。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有關愛情,他真的愛過那個女孩

在音樂公司前來採集1900的琴聲的時候,因為缺乏靈感,1900一直不能交出合格的答案。而上天的啟示下,愛神在那一段時間短暫的降臨在懵懂的他身上,給了他此生他唯一的榮光。

窗外那個女孩純淨的臉龐,像陽光一樣在舷窗投進陰暗的船艙裡。點燃了1900懵懂的愛情。那一刻,真的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那一刻的心意萌動。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如此姣好純澈的面容,在1900這些年見識過的那些在旅途裡風塵僕僕的旅客裡是絕無僅有的。那一刻,初戀讓1900點燃了創作的激情,心隨意動,譜寫出他今生最好的作品。但是,如同情竇初開的小男生一樣,1900一直沒有勇氣對著女孩子告白自己的愛意。

他一直在關注女孩的一舉一動,但是女孩明顯陷落在自己的思緒裡,對於這種近乎於監視的關心毫無察覺。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1900想用自己最好的成果去打動女孩,可是,總欠缺邁出最後一部的勇氣。就算是最後追下船,想要將唱片交給女孩作為最後的念想,可惜,女孩和他註定是兩個世界的人。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1900喜歡這個女孩,除開情竇的自發之外。她那種遺世孤立的氣質是關鍵。從頭到尾,和那些想要在美利堅大地上開枝散葉的移民所不同,她帶著不知名的哀愁與憂鬱。沒有那麼急迫,甚至帶著對於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所以一直愁眉不解。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這樣不同於他人的氣質,是吸引1900的主要原因。某些時候,1900把她當作了自己靈魂契合的人物。可是,從頭到尾,他沒有勇氣去證實女孩的真實心意。很多時候,女孩其實更加世俗化的細節被他忽略,或者被旁人所打斷了。

所以,女孩拒絕收下那張聚合了1900最溫柔心意的唱片,是一種情理之中的必然。女孩在乎的是陸地上生活的前景,1900心裡逃不開對於陸地的恐懼。兩個人所追求的其實一直是兩方面,註定如同懵懂時期的那些沒有結局的單戀,只能作為最美好的記憶用來憑弔,而不能擁有!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出生的自我懷疑,對於陸地上生活的抗拒,初戀的失敗,鬥琴等讓音樂扭曲他的理念,進一步讓1900覺得陸地上人們不會接受他音樂理念……一切因素疊加起來,使得這位天分高如天才,心思卻單純如同孩童的鋼琴師拒絕了登上紐約城見證世間繁華的誘惑。

他決然的斬斷了自己最後一絲嚮往,把自己留在過去的輝煌與恣意裡。他單純的將音樂認定為舒緩世間人們感情的安慰劑,沒想過用它來獲取世間任何功利與利益。他確定自己為演奏而生存,以這艘逐漸老久的遊輪為棲身。

直到二戰之後,現代社會的崛起,老式歐洲風情的淪落。到此刻,1900的理念與存在,都已經成為被時代所拋棄的必然,如同那艘必然被銷燬的大船,只能用死亡來與世界做最後的結局。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慶幸的是,紐約城的某個陰暗的角落,有唱片留存下了他的音樂,有一個窮困潦倒的樂師還記得他的故事,並且,願意講給更多的人聽。

只要有人記得,1900這個從未存在政府文件裡的人,就依舊活在人們的心間!

《海上鋼琴師》: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