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总是上不来的原因,目标感不强

你说咱家孩子怎么老是记不住计算公式啊?"

"对啊,更不用说单词了!"

“你说啊,他现在正是长身体,脑神经发育的旺盛时期,怎么会记忆力那么差?哎。”

“我那天看电视说,那款营养品对记忆力发展作用不错,要不咋俩试试给孩子买?”

......

学习成绩总是上不来的原因,目标感不强


孩子的学习不好,与记忆力直接挂钩了吗?其实正常孩子的记忆力水平并无太大的差别,而且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也可以提高。那孩子的“记不住”的原因是什么?

一、孩子记不住的“元凶”

学生记忆力好,社交困惑和生活压力小,但对知识总记不住,并且出现拖延现象,不够专心等问题,导致成绩总是落后……其根本原因:目标感不强。

人是一个整体,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看得见的身体组成了其正常的生理结构,但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因素是其思想,也就是内在的联系和精神管理方式。在研究人类系统性思维的书《系统之美》中给我们详细地解释了系统中因素、联系、目标。而关键是“目标”。

孩子之所以记不住,与其目标感的弱化脱不开关系。

二、目标感强弱的体验

目标感程度不同,生活的体验又是如何的呢?

1.目标感弱:容易情绪化、分神

经历过学生时代的我们,恐怕也偶尔苦于是选择“写作业先”还是“玩一会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小思想又会打架,突然想起被老师批评了或者和好朋友吵架,情绪一下子低落。

完成作业这一目标瞬间成了不重要的事,也就是学习成了次要的事件,那么更谈不上记忆了。

2.目标感强:珍惜时间、成就感

佛语:“活在当下”。当你目标感强时,心里是平静的,是虔诚的,每一刻都倍感珍惜。

记得高中时期最大的目标是考上大学,可是当时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生性害羞的我,勇敢地跑去和老师请教方法,老师见了我也是些许惊讶:什么力量让她,一个平常回答问题都脸红的学生,过来问问题?于是他说,单词要记,课文要熟悉脉络。

如获宝典,马上行动,单词背!课文背!一遍不行五遍,十遍!当心情受影响的时候,心里默念:大学、大学,然后便顺利意识到什么是重要的。后来单词量增加、语感不断增强,成绩也逐渐提升。

那段时间是最真实的“活在当下”,当目标感很强的时候,没有苦,只是感觉一步步接近它。

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发现记忆力水平的提升,其实就是目标感的增强!


三、增强孩子目标感三步走

1.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导向的意识

《尘曲》中说到:“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其意思是:心里想去的地方,就算穿着简单的草鞋也要前往。生命就像一场逆行之旅,就算一叶扁舟也要向前起航。

如何看待挫折困难,其根本还是看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学习好不应该是家长的愿望,而是孩子的愿望。家长、老师应该协助孩子树立目标导向的意识。


学习成绩总是上不来的原因,目标感不强


首先听,其次问,再是引导。

与孩子交流,问问他的理想,引导他发现学习是捷径。在这过程中家长可以用亲近的人或者自身的学习成长中的奋斗故事吸引孩子、并仔细描述当时的情景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2.提供学习策略等引导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分心、情绪化的阻拦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家长或者教师应当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提醒其目标。

当取得进步时,语言或者精神上的鼓励尤其重要,(但尽量舍去物质的奖励,这会让孩子模糊了学习是家长还是自己的愿望。)

写成就日记。每天结束之际,回想当天学习中的成就感的时刻,即使是一两句话、甚至几个词语都应该记下来,这样能起到一种内化的作用。

寻找学习伙伴。同伴的力量一点不亚于长辈的引导力量,在学习合作的同时,互帮互助效应也同时产生。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鼓励,还可以和孩子商量如何学得更好。例如劳逸结合、体验运动过后的愉悦,为下一次学习储蓄能量。例如在学校进行小组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介绍好的学习方法。

3.增强回路和反馈机制

“增强回路”和“反馈机制”不仅对一个公司的正向运作起作用,对学习这一项目同样如此。


学习成绩总是上不来的原因,目标感不强


反馈是为了及时改善或者纠正有误的方法,例如孩子发现自己在某个时间的学习效率较高,或者较低,就可以调整强度。

增强好的回路,有益循环,这就如同让学习“复利”。让良好的学习方法成为一种习惯。

总结

当孩子将学习好当成是自己的目标的时候,或许我们只需提供一次坚定的眼神即可。常常,我们出现莫名的控制欲,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的思想去行动,但却徒劳无功,甚至变得气急败坏,不妨引导孩子: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学习成绩总是上不来的原因,目标感不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