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富豪90天賺到75萬:貧窮不是一種懶惰,而是一種不幸

01

億萬富豪90天賺到75萬:貧窮不是一種懶惰,而是一種不幸

前些日子有一個新聞,

說的是一位億萬富豪無人脈90天期間

重新用100美元賺到75w,

然而這其實是個綜藝節目。

甚至連美國人自己本身都覺得這個很扯。

知乎上也有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

其中網友“硅基生物”的回答特別有意思,

“你背後跟個西裝革履的攝製組

跟別人講故事借錢拉投資,

這不就是唐僧化緣嗎?

背後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你沒看見?

唐僧:一路上城隍土地都很友好,

從不因為我是凡人欺負我。

我靠著自己的勇敢和努力

走過了十萬八千里來到了西天。”

很多人認為這個節目就是在作秀,

各種“湊巧”,

一百美元大家都有,

哪有那麼容易賺到75萬?

更為殘酷的是,

節目中的主人公只是

拿100美元去玩一個遊戲,

而生活中卻有許多人拿這一百美元當做全部身家,

心理狀態不同,

哪有那麼容易去做出決策呢?

02

億萬富豪90天賺到75萬:貧窮不是一種懶惰,而是一種不幸

實際上,窮人很難用100美元去走出貧困陷阱。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

窮人之所以窮,

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意志力,

始終是一種窮人思維。

就比如說有一個著名的觀點:

電視機比食物重要。

有位學者到一個村子裡去觀察研究,

結果發現這個村子非常貧窮,

很多的小孩都缺乏營養,長得非常奇怪,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

這個村子裡很多家都有電視機。

那位學者就問村裡人,

“你這電視機怎麼買的?”

村裡人回答說,

是攢了很多年的錢買的。

學者就問,“現在你看孩子們營養都不夠,你為什麼要買電視機呢?”

結果村裡人就說,

“電視機比食物更重要。”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這位學者就分析,

窮人的生活是非常乏味的,

因為他每天都在為了自己的生活奔波,

所以他有一點錢的話,

就希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一點,

更加不那麼乏味一點。

所以如果你給窮人一點錢的話,

那麼很大概率會拿去買東西。

可能我們以為窮人會把這些錢存起來,

所以就能一步步地脫離貧窮陷阱了。

但問題在於,

窮人存錢是一種很難的事,

他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克服自己的慾望,

最後會慢慢喪失信心,

他不相信自己能跨過這個貧窮陷阱。

窮人思維的確是導致無法走出貧困的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一點是,

窮人根本沒有機會考慮變富。

富人用錢賺錢,

而窮人只能用錢維持生活。

當我們已經忙得兩手不空,

渾身疲憊,腦袋不想動,

只想躺著睡一覺的時候,

哪裡有機會去提升自己,

去思考那些遠大的理想呢?

美國有一位暢銷書作家叫做芭芭拉,

香港有一位做褲子的商業大亨叫做田北辰,

他們兩個人為了體驗窮人的生活,

以及驗證自己是不是可以從窮人變成富人,

他們身無分文地到了一個地方去打工,

有的時候是去掃大街,

有的時候是去餐廳裡做服務員,

結果他們發現,

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後,

身上還是身無分文,

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去實現當初所說的雄心壯志,

他們也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

我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貧困的問題從來不是那麼簡單,

我一直很討厭那些總是喜歡

用“懶惰”來描述窮人,

認為扶貧只會助長窮人的依賴性,

覺得應該取消對窮人的補貼和福利以激勵他們上進。

事實上,窮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不夠努力,

恰恰相反,他們大部分人足夠努力,

只是因為階級壁壘的存在。

他們受到的教育,

接觸到的信息,

能觸及的圈子與富人天差地別,

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識字,

語言交流也有障礙。

所以有人說,“我們來自不同階層”是比年齡,性別更難以逾越的障礙。

03

億萬富豪90天賺到75萬:貧窮不是一種懶惰,而是一種不幸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給迪芙洛等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貧困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他們用了近20年時間,

深入非洲、東南亞等貧困地區,

通過對比實驗研究得出:

窮人在健康、教育和資本方面

具有明顯的弱勢,

通過特定的方法可以幫助窮人改變這種局面,

最終擺脫貧困。

很多人對此有微詞,

認為他們的工作跟傳統經濟學有關。

但是,如果我們真正瞭解窮人的生活,

就會明白這樣的研究究竟有多重大的意義了。

我們從來都不應該停留在

“要不要援助窮人”的問題上,

而是應該怎樣援助的問題,

就像國家一直以來的“精準扶貧”政策。

畢竟,貧窮不是一種懶惰,

而是一種不幸,需要救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