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今天又看了一次《阿飛正傳》。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部電影在今天流傳廣泛,

有人記得的是“一分鐘的朋友”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有人感觸的是“無腳鳥”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有人印象深刻的是張國榮在鏡子前跳曼波舞,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可我是被逼匝的環境,陰鬱的氣氛,永遠下不停的雨和漫長無盡頭的黑夜壓的喘不過氣來。

旭仔就是這隻雀鳥,生活在這樣環境裡的雀鳥。或許“雀鳥”也是想停下來的,只是無處可停,無腳可立,只能依靠一對翅膀,去逃避,去騙自己去過很多地方,或許他還在幻想著可以飛起來,可以找到自由,只是事實是在還沒飛之前就已經死了。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阿飛”在粵語裡有混混的意思,旭仔這位浪子是電影的主要人物,他是大家閨秀之子,卻被從小送給交際花扶養,身上兼顧了貴族氣和孤獨感,無根的孤獨與迷惘深深纏繞著他,他一度尋求埋頭於尋歡作樂來排解,但發現無濟於事。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他要尋找生母,卻連見一面的機會都不給他,最後還客死他鄉,成為一個“失根”的象徵。電影裡,“無腳鳥”的意象被反覆提及,王家衛借旭仔之口說出無腳鳥的故事,也用這個故事來表述旭仔的一生。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作為一位家庭缺位的浪蕩兒,旭仔的內心少有安全感,由於童年時期的痛苦,他將自己的真情藏得很深很深,他不敢再輕易愛一個人,而只願意有意無意的“點到為止”。旭仔不知道自己前路何方,也預感到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安穩的生活,所以當蘇麗珍想和他結婚,他選擇了分手。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但旭仔是想有一個精神寄託的,他渴望見到生母,想以此為藉口來使自己不再放蕩,學會安定和愛,不顧一切尋找生母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可他到死也沒有見到自己的生母,這是一個悲劇感很重的角色。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很難說是張國榮演活了旭仔,還是他不過“本色出演”。從與張曼玉的第一場戲開始,張國榮就深深抓住了觀眾的情緒。一個眼神,一個轉身,張國榮可以將孤獨、憂鬱與自傲結合的剛剛好。

張國榮是一位天生主角的人,如此獨特,如此迷人,只要他在場,他一開口,他就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張國榮讓《阿飛正傳》彷彿他的獨角戲,他深情鐫刻出一位浪子的一生,也讓《阿飛正傳》成為時光無法磨滅的經典。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張國榮把自己的矛盾、自己的痛苦、那些隱藏至深的真情,都託付在旭仔身上。即使他對著眾人笑,他還是把眼淚寄存在角落。他無法釋懷的苦悶,只好暫時在戲劇中宣洩,於別人,演戲是一份工作,於張國榮,這是一種排解。

《阿飛正傳》,用演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他的一生,何嘗不是一部《阿飛正傳》。

電影中我記憶最深的就是這句:

要記得的我永遠都會記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