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诗文的“秘密武器” —从诗文中衍生出的新型方法论

拥有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唐诗作为其中文化精髓之积淀,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但凡是有成就的名人雅士,无不精通和大量阅读这些唐诗中的经典作品。虽然后来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下不间断的出现了宋词,元曲、白话文等一系列经典文学,但唐诗依旧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因为它不仅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精华,而且在唐代开放的浩然正气下,使的唐代是个有了长足的发展。

唐诗不仅仅能让我们从形式到体裁中感受到其包容、开放、创新的文艺,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含蓄之美,唐代的诗人们把人类的相思、感怀、欣喜、彷徨、悲伤等七情六欲融入到诗歌中,让我们领略到别样的文辞之美。

古人写诗文的“秘密武器” —从诗文中衍生出的新型方法论

但是在《唐诗的读法》作者西川看来,我们在阅读古人诗文的时候,大多人都是把古人供起来读,渴望从中获得一种熏陶,一种滋养。好让外人觉得我们有文化,有修养。但我们真正理解唐诗吗,为什么古人一赴宴就要写诗,一送别又要写诗,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唐人难道诗文都是张口就来的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

古人写诗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唐诗的读法》就是一本解决少部分人困惑的书,它抛开了传统我们理解唐诗的惯性思维,真正的做到把古人当“身边人”一样去体会他们的感受,感受他们在何种情境下去写诗,为什么杰出的诗人都集中在唐代,写诗在他们的生活中又占据怎样的意义。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评价他们伟大,诗作永垂不朽就草草了事。换句话说,把唐代的诗人从“空中楼阁”拽下来,他们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而已。

古人写诗文的“秘密武器” —从诗文中衍生出的新型方法论

我们都知道《唐诗三百首》,从历史考据来看,唐诗的真正数字大概是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真正的“千家诗”。为什么古人张口闭口是诗句,为什么唐代人如此能写诗。他们有什么创造的秘诀吗?如果这个秘诀拿到今天来用,是否能给我们今天的创作带来新的方法论呢?

我们常说诗文创作来源于日常生活,那有怎么会出来诸如“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佳句呢?

在《唐诗的读法》中,作者西川告诉我们唐朝的诗人也会类型化写作,大多诗人也都资质平平,如果放在今天,以现代汉语写作,古人也很难混出一片天,只能干瞪眼。而他们写诗隐藏的技术性秘密就是“随身卷子”。

古人写诗文的“秘密武器” —从诗文中衍生出的新型方法论


“随身卷子”在古代是诗人美化的词语,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写作参考书”,唐代空海法师就曾说,“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需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业。”空海大师这一番话就告诉我们,古人作诗也有才思枯竭的时候,此时,打开随身必备的“参考宝典”,没准诗兴大发,又创造出佳句。

古人作诗也有才思枯竭的时候,此时,打开随身必备的“参考宝典”,没准诗兴大发,又创造出佳句。

被称为“主流”的唐诗,也有“非主流”的时候吗?

其实任何文化或事物都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就连历史都有“正史”和“野史”两大类,唐诗也不例外,尤其是我们诗词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璀璨多姿。古人在诗词方面,也经常不拘泥于形式,大胆创新。

唐诗的主流大约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新乐府诗派、咏史诗派等等,但除了这些主流诗派之外,唐朝诗文发展的大环境,也衍生出一些“非主流”诗派。

古人写诗文的“秘密武器” —从诗文中衍生出的新型方法论


比如说在唐朝出现了僧侣向俗世发布的白话诗,慧能大师就有“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来反对长期禅坐。唐初有个著名的白话诗僧王梵志,我们大多将关注点房子啊那些著名主流诗人上,王梵志此人往往被主流诗人所排斥。但不得不说,王梵志的是个融入了戏谑和说理,这种看似不搭配的情境强行杂糅却揉出了一张特殊的风格。

再比如“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还有“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等。这些既不彰显浪漫情境又不饱含浓浓情绪的俚语诗歌往往在我们读的时候会心一笑,会觉得看似晦涩的唐诗离我们并不遥远。

除此之外,唐诗还有“半字诗”、“打油诗”、“寒山诗”等多种题材,“寒山诗”也大多在看破红尘的同时劝善醒世,这种别具一格的诗文题材往往有点自传体的意思。往往都是被生活所迫导致疯癫起来,从而进行创作。

由此可见,唐诗有主流的一面,也有“非主流”的一面,古人在诗词方面,经常不拘泥于形式,大胆创新,所以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堪称”奇妙“的古诗。这些古诗整体新颖,结构独特,充满审美情趣,而且,其艺术上更是能达到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