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和疫情双重打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首先是会导致中石油、中石化油品加工亏空,更会带来国际石油勘探开发的长期投资意愿萎缩。国际油价的暴跌更会对中国输出强通缩,无形中强化了通缩预期。通缩预期最终还会导致就业人数大幅下跌,实现年内就业目标压力将会很大。


油价暴跌和疫情双重打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公布,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


一季度经济增长同比下降6.8%说明在“疫情和低油价”输出强通缩打击下,中国经济增长受到了负面直接影响;一季度新增就业229万人,全年就业大概在916万左右,今年的就业目标是1100万人,而今年大学生就业为847万。很明显,如果以目前的情况持续下去,实现今年的就业目标压力将会很大


一季度新增人民币存款8.07万亿被某些专家解读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重大利好,实际上,此时人民币存款增加是中国经济受疫情影响出现的负面效应,存款主体为企业和个人,企业因为受到强通缩影响经营困难,所以选择将资金存进银行而不是扩大投资支出。在经济学中,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现在人民币存款激增9%,远超一季度经济增长,说明在“疫情和低油价”输出通缩预期下,

消费不但萎缩还会大幅下跌


中国一季度经济同比下降6.8%这是自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也就是说,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都远没有现在这样大。强通缩就像从外部向中国经济的池水中注入液氮,打击中国制造业活性。


对个人来说,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出现了减薪、降职、甚至裁员的情况,这背后是企业的经营困难,盈利缩减所带来的,而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直接导致企业不敢扩大投资,开始削减成本支出,这进一步导致下游企业随之减员增效,削减成本,整体导致支出减少。


油价下跌和疫情持续下,不良资产增加,企业为了获取现金只能变卖不动产抵债,比如2019年上市公司很多变卖在一线城市房产就是这个原因。油价持续暴跌还会带来的更多的资产价格下跌,导致不良资产无限度增加。


大量不动产涌入市场,就会导致资产价格下跌,而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又会要求企业增加抵押物,否则就缩减信贷,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旦大批企业资金链断裂,就会将危机传导到当地银行身上,坏账增多,金融系统风险骤增。


一季度“疫情和低油价”打击下广东已经有30900家企业破产倒闭,这就是通缩下对经济的巨大伤害。从2014年开始中国就一直在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外溢,而通缩就是金融系统风险外溢的主要原因。


现在油价暴跌以后,各个企业开始减薪甚至裁员,就业人数大幅下跌。油价不断下降,导致中低端企业销售收入锐减,不良资产增加,就会导致资产价格下跌。在金融经济、民生等领域,会有更多维度的传导效应,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