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小時候(大概十歲)看《太極張三丰》的時候,會為君寶可以把天寶打的滿地找牙而開心不已,也會在小冬瓜和整個佛笑樓死的時候痛哭流涕。

打小就對邪不勝正深信不疑,當然如今也是。

但今天每多看一次“張三丰”,卻總會多一分覺得天寶似乎沒有那麼惡,他的錯有他自己的執念,但也有整個社會的病態。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01:

天寶與君寶是打小一起在少林寺長大的兄弟,一個性格憨厚,吃飽肚子就行,一個爭強好勝,勵志要做少林主持。

如果刨除天選之子、富二代、天賦異稟等種種外力加持,最終的結局大概率會是天寶如願登頂高位,而君寶可以快樂的糊過一生。

但意外總是有的,天寶與君寶在各自想要的路上越走越歪。

在天寶的帶動和強烈要求下,天寶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帶上君寶,而君寶的資質同樣並不差,於是十年之後,天寶與君寶雙雙成為了整個少林寺年青一代的絕頂高手!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只不過君寶依舊憨厚如初,無甚追求,而天寶雖然從未放棄執念,但也算是恪守成規。

在羅漢堂比武的時那天,君寶遭遇了對方的暗算,看不下去的天寶挺身而出,與整個羅漢堂對峙,繼而被逐出少林。

走到這裡,屬於天寶與君寶的第一段路程結束,而這段歷程大抵便相當於當代的學生時代,君寶天資聰穎,雖然對學習和進步沒啥追求,但也算成績優異,天寶則是日夜苦練,絕不服輸,最終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從少林寺被動畢業。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畢業那天,覺遠給了天寶一份秘籍,告訴他“你性格偏激,行事容易走極端,這份靜氣心經,你要勤加修煉!”而對於君寶,覺遠只是給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在覺遠心中,兩位弟子都如親人,但他知道一旦邁入社會,能夠保證君寶吃上肚子不被餓,一定要靠天寶,事實也確實如此。

下山以後,君寶餓了,天寶說“我們先去化緣”,後來天寶又開動腦筋做起了“專職捱打”的生意,其後頂上前去主動被打以及用策略賺到更多錢的都是天寶。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可以說,如果沒有天寶,君寶或許不會餓死,但一定要經歷更多的挫折,同樣十年前沒有天寶的要求和“脅迫”,君寶的練武之路也許會啟動的更慢,甚至都不會走入練武這條道。

正在兄弟二人為一次性賺到這麼多錢開心不已的時候,收稅的官爺出現了。

而這次天寶沒有像不久之前對抗羅漢堂那樣選擇大戰一場,而是選擇了屈服,他不但上交了稅額,還順帶拍了官爺的馬屁,天寶的表現讓君寶不解、詫異!但卻讓官爺十分受用、欣賞。

天寶在臨走前說:“君寶,等我做了大官,來找你!”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這是兄弟二人第一次分開,也是二人邁入社會以後關於人生路線選擇的重大分歧,天寶用自己的低頭、阿諛奉承換來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這份工作站在今天去看,算是一份體制內的好工作,且是直接由領導人欽點招入。

另一邊留在佛笑樓的君寶,則說“自己什麼都能幹,洗盤子、洗內褲都行!”

02:

其後的劇情,佛笑樓繼續叛亂,在一次行動中,君寶追著逃走的官兵來到了軍營附近,天寶守在那裡對君寶說:不要再和佛笑樓的人攪在一起。

這是天寶第一次提醒君寶,身在體系的天寶知道“佛笑樓一定會被官兵圍剿”,他不希望自己的兄弟會被波及。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這是天寶整部電影中,最後一次人性閃現,其後天寶漸入佳境,在壞人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與君寶從兄弟走到了對立面,成了敵人。

但如果刨除電影刻意對二人有側重的描寫,我們只去對比二人做的事情,天寶殺人君寶也殺了人,天寶背後是當時的國家,君寶背後是叛亂,從政治角度只是立場不同本身沒有對錯,從犯罪角度二人均是殺了人,但唯一的問題在於天寶的手段。

他先是利用了君寶和佛笑樓對自己的信任,設置了陷阱,其後又在劉公公的眼前殺死了小冬瓜。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但其實沒有多少人注意,天寶在設計佛笑樓眾人之前剛剛經歷了在軍營的觸犯眾怒,其後為了立功他才透露了佛笑樓的消息,但他又擔心自己在意的人真的會死,所以他選擇了提前去告訴眾人,讓君寶他們先行躲避。

躲避了官兵圍剿的眾人,卻嚷嚷著要衝進軍營為掌櫃報仇,但天寶說“他們那麼多人,我們怎麼鬥得過”,佛笑樓的眾人說“我們可以聯合其他的仁人志士。”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此時天寶臉色一暗,淡淡的說:“那我來做內因”。

這裡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在他的心中這些人一定不是自己可以勸住的,一定會繼續送死,與其直接送死不如成全自己的前程,第二他在來之前一定也掙扎過,要不要如此決絕,但如果他們自己一心求死,那自己良心上的那關便也可以過的去。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其後他回到軍營告訴了劉公公,眾人要來刺殺的消息,並安排了後面的圍捕,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從一開始天寶的計劃就是先去告密騙取信任,然後再誘導他們來軍營刺殺。

只不過這樣的邏輯相對不合情理,劉公公也不會答應這樣的計劃,因為這裡充斥著太大的變化,既然已經可以在佛笑樓圍捕,又何必多生意外等到下一次。

所以我更寧願相信,此時的天寶是真的想讓他們就此遠離江湖,而他可以用一個“據點被搗破”的些許功勞換取自己再次晉升的機會。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但眾人的堅持,讓他明白他救不了這群有信仰的人,而他如果還在劉公公這邊繼續做下去,這幫人早晚會成為自己的對立面!只是早和晚的區別!

03:

天寶是狠厲的、是喪失人性的,他出賣了兄弟,背棄了道義,親手殺了自己口口聲聲說深愛的女人,但天寶卻又是現實的,為了目標,為了理想,不擇手段,不怕磨難!

如果要說錯,只能說天寶生錯了時代,入錯了行業!

《太極張三丰》:社會進步需要天寶,而君寶可能會餓死在江湖!

他生在一個亂世,入了一個必須要殺人的行業,如果不是這些迫不得已的局勢,雖然他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好人和正直的人,但他一定會成為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上人。

當今社會一定需要君寶這樣的好人,但社會的進步卻也不能沒有天寶這樣的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