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最近發生的【空姐滴滴約車遇害】、【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等事件觸發了公眾敏感的神經。非遺君記得前幾年有幾個月集中出現了女孩被出租車司機殺害並拋屍荒野的事件。最終的處理結果必然是妥當的。沒想到過了幾年,種種類似的悲劇還是在上演。

作為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的新時代女性,防人之心確實是存在,但是很多時候意外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會毫無預兆地闖進一個人的生命。

那些夜間出行、獨住酒店、獨自出遊等等場合中女性應該注意哪些要點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是百密一疏的狀況不是沒有。所以在這個對女性而言安全程度上依舊“雙標”的時代,掌握一門防身之術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必需品。

現在,非遺君就為大家介紹幾種中國傳統防身術吧。

形意拳

形意拳又稱意形拳,中國傳統拳術之一。其名取自象形之意,比如其中的十二形拳就是模仿十二種動物的形態。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著名的影視代表作有《一代宗師》。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一代宗師》中宮二的師兄 馬三 習形意拳

據傳形意拳為宋代名將抗金英雄岳飛所創,由明末清初人姬際可傳承學習、開宗創派。歷經數百年、十餘代人傳承,形意拳現已形成了龐大的體系。目前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從原先家傳的奇門拳中發展而來的。意形拳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體式樁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

相較其他傳統內家功夫,形意拳簡潔樸實,動作緊湊,出手快速,拳諺有“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之說。同時又注重先發制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防身上,提倡進打快攻,要(巧妙)、(自然)、(果斷)、(快速、突然)、(不容情)、(使敵難於逃脫),稱為"六方之妙"。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形意拳的訓練相較其他內家拳出功夫快,是比較適合現代人生活節奏和及時的防身需求的。但作為一門內蘊豐厚“道”法的中國傳統武術,形意拳的“道”並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體悟透徹的。

太極拳

《易經》繫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太極拳之盛名,相較其他拳法,可謂紅遍世界。它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演化發展至今。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著名的影視代表作有《太極張三丰》、《太極》等。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太極形狀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電影《太極張三丰》劇照

太極拳的起源有兩說。一說是元末明初武當道人張三丰創建,一說是明末清初人陳王廷創立。無論緣起於誰,太極拳中的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內涵都是不可否認的。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而太極拳之所以以此命名,正是因為它將含蓄內斂、連綿不絕、

以柔克剛、急緩同行的思想蘊含其中。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要後發先至,順勢而為,可以以小勝大,以弱勝強。太極拳的拳法並不難學,尤其是現在太極拳的普及度很高。既做養生之用,又能防身健體,對青年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詠春拳

詠春拳,中國傳統武術之一。作為一套講求正當防衛、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詠春拳較其它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儘快制服對手這一目的。2014年11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申報的“詠春拳”項目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著名影視代表作品有《葉問》、《李小龍傳奇》。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葉問先生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電影《葉問》劇照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和歷史版本。但是由於文史資料匱乏,有關詠春拳的歷史不是群眾的口口相傳,就是野史小說的描述,難免互有出入。故有關詠春拳的起源,到目前為止眾說紛紜,沒有統一的說法。

但是緣起不明並不能阻擋詠春拳的傳承與發揚。詠春拳依照“中線理論

”(所謂“中線”即人體頭頂至尾閭一線),拳快同時又防守嚴密,攻守兼備,剛柔並濟。它所強調的正面對敵的特點,符合大部分情況下防身的要求。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國家級非遺詠春拳第八代傳承人鄭祖傑

詠春拳的拳術套路主要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套拳及木人樁。別看名稱少,詠春拳學起來可是非常慢的。一般而言小念頭就要練兩三年,只有一個動作合格才能進行下一個。但是長久的練習和堅持必定會帶來好的結果,掌握一門博大精深的拳法是一件對身心皆有益的事情。

防身有套路|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這幾個中國傳統武術拳法都有所瞭解了吧。除了這些拳法,女子防身術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我們大中華相當重視積累的作用,拳法的掌握與練習更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與體悟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