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如何預防

腦血管疾病是指由於腦血管病變所引起的腦部病變。腦血管疾病包括的範圍廣泛,除腦卒中外,還有腦血管性痴呆、高血壓性腦病、腦供血不足、腦動脈炎、腦動脈硬化、顱內動脈瘤、顱內血管畸形、顱內靜脈竇及腦靜脈血栓形成等疾病。

腦血管病如何預防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現侷限性或瀰漫性腦功能缺失徵象的腦血管臨床事件。通常指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在內的一組疾病。

腦血管病如何預防


由於腦血管疾病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使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強對腦血管病的預防研究,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宣傳腦卒中危險因素知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提高整個人類健康水平有著巨大作用。

1

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是對未發生過卒中者,對可致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進行普查和積極治療,以降低腦卒中發病率。專家建議,每個年齡超過35歲的未患腦血管病的人,都應進行預防教育。

不同人群一級預防措施不同:

①對健康者可勸其停止吸菸及過量飲酒,做好個人保健,改善飲食結構;

②積極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症等危險因素,予有針對性的治療,以消除危險因素;

③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抗高血壓治療,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險性。資料表明,舒張壓平均降低5~10mmHg,持續5年,則腦卒中的危險性下降42%;

④對高危因素者,尤其房顫、心臟病患者,可口服抗凝藥或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預防卒中,如華髮林、阿司匹林等,其中華髮林對房顫患者進行卒中一級預防,可使危險因素下降60%~70%。

2

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

主要是針對已有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死、視網膜缺血再發的患者,可用藥物進行預防,如口服腸溶阿司匹林75mg,每日一次,阿司匹林可使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卒中發病率減少25%~30%;患者也可服用雙嘧達莫(潘生丁)25mg,一天3次,口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藥噻氯匹啶的作用優於阿司匹林,常用劑量為250mg,一天一次,口服;另外,還有氯吡格雷等藥物。患者降血壓治療、戒菸、戒酒、控制血糖與一級預防措施是同等重要的。對有嚴重動脈硬化、動脈狹窄的患者,可應用動脈內膜剝脫術及血管內支架植入術,遠期效果較好。

腦血管病如何預防


除此之外,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主要查血脂、血糖、血液流變學、血管超聲,必要時可行腦血管造影。如若發現致病危險因素,要積極採取措施進行預防,以防腦血管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