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基金5年,年化收益卻不到3%,到底是哪兒錯了?


大家好,我是小許!

在以前分享基金定投的文章中,我經常引用一些定投基金的例子。計算出的收益率通常都很有吸引力,有的年化收益達到10%,多的甚至能達到年化20%,年化30%不等。

老實說,一些小夥伴對此表示懷疑:我對定投這樣簡單的投資方式,達到10%的年化收益率,就已經滿足了,定投真的能賺得更多嗎?甚至,一些投資者表示,自己定投持續5年以上,年化收益率卻不到3%。發誓以後再也不會進行定投了。同樣都是定投,為什麼結果卻完全不同呢?定投真的是一種好的投資方法嗎?亦或者說這是一個騙人的把戲!

(1)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據瞭解,那位投資者於2009年5月底開始定投滬深300指數。在定投資之後,市場先是小幅上漲,然後開始無休止地下跌。因為他無法忍受中間巨大的損失,他曾經暫停他預定的定投半年。後來,他覺得自己應該堅持下去。只有把定投的成本保持在低水平,我才能儘快的回本。因此,定投再次開始,最終在61期定投後,達到15%的目標收益,就止盈離場了。

定投基金5年,年化收益卻不到3%,到底是哪兒錯了?

經過5年多的定投,當黎明終於到來時,卻在15%的收益是止盈離場了?相信大多數定投投資者已經猜到問題出在哪裡了。

問題1:止盈目標沒有統一的最優值。15%止贏只是最簡單的方法。如果你已經定投了很多年,但仍然把止盈目標定在15%,這是不合適的。因為你沒有考慮時間成本。

對於止盈更為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年化收益率止贏”,它考慮了定投的時間因素。一般來說,可以參考10%-15%的年化收益率。應該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粗略的區間,沒有必要根據某個值停止盈利。具體還應結合市場點位和估值。

如果投資者是以年化收益率效果會怎麼樣呢?正如你所看到的,只要再堅持5個以上的定投週期,就可以達到10%的年化收益止盈點,屆時累計收益率可以達到78%!如果你每月定期投資1000元,如果累計投資金額是66000元,那麼你就能賺到51500元。

定投基金5年,年化收益卻不到3%,到底是哪兒錯了?

問題2:當市場持續下跌時,如果投資目標沒有問題,只要“資金不短缺”,繼續堅持定投就好,避免停止定投。如果資金充足,可以有計劃地增加投資。

如果你因為害怕損失越來越多的錢而停止你的定投,這就相當於放棄了在低位撿便宜籌碼的機會,定投的效果會變得更糟。相反,市場下跌得越多,它就應該買得越多。如果那位投資者不暫停其定投,累計收益利率將達到79%,收益57000元,將多賺5500元以上。

當市場下跌時,如果我們使用“快速偏離增加法”來增加投資,會怎麼樣呢?在此期間,投資增加兩次,分別增加2000元和4000元。累計收益率可達80%,收益能達到6.25萬元以上,相當於多賺了1.1萬元。

(2) 我們怎樣定投,才能賺得更多?

定投基金5年,年化收益卻不到3%,到底是哪兒錯了?

定投的投資的原則是:低位不斷定投獲取廉價籌碼,高位止盈離場。然而,這篇文章中講的那位投資者已經在市場低位定投了5年了,當市場開始回暖時他就離開了,真遺憾!萬物都是有周期的,股市也是如此,熊市過後肯定會有牛市。既然熊市持續了這麼久,為什麼不耐心地享受牛市的果實呢?

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說,可以止盈離場後,繼續進行下一輪定投,也可以享受牛市的上漲。是這樣嗎?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以前比較過的兩個方案?

方案一:達到15%的目標收益後,先止盈離場,然後開始下一輪定投。

方案二:擴大利潤收益止盈點,在市場高估時贖回

計算結果表明,方案二較好。原因是,在震盪走牛的市場中,第一種方案在每次止盈時,都會丟掉前面的廉價籌碼,錯過後期上升的利潤。

記住,止盈點不是固定的。當市場經歷一波熊市,並在幾年內都是低位震盪,最終震盪向上,趨勢逐漸變得清晰,市場情緒有所改善,這意味著一波反彈或牛市可能會到來。此時,利潤止盈點應擴大,利潤止盈點不應該再是15%的簡單目標收益率。

總結

定投是一場馬拉松長跑,眼裡不要只有100米賽道。你的眼光應該放的長遠些,在市場低位時,不要過早離場,更不要害怕短期的虧損,因為那只是賬面上的暫時虧損而已,只要你不賣,跟時間做朋友,以時間換空間,市場最後都會一把還給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