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墨绘画课题论【上】


焦墨绘画课题论【上】

焦墨技法是以饱和的浓墨,不掺入水分,渴笔作画,用单一的浓墨实现画面的虚实、浓淡、干湿的层次变化。以皴擦替代渲染,笔锋含墨量的多少和下笔轻重缓疾,是掌握焦墨技法的诀要。焦墨技法的难点,在于浓墨中不掺入任何水分,却使画面具有滋润感和层次感。焦墨是笔法精纯极致的表达,历代画家视为画道上的险绝,正如黄宾虹先生所说:“画有焦墨法,最为古朴,须笔力健举,含深秀为宜。”(《黄宾虹谈艺录》)。潘天寿先生认为:“用渴笔,须注意渴而能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是也。近代惟垢道人(程邃)、个山僧,能得其秘奥,三四百年来,迄无人能突过之。”(《潘天寿论艺》)。

焦墨绘画课题论【上】

线条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线条如同中国画的生命线,也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最显著特征。线条看似简单,实质最富有变化和灵性,耐人寻味,也最难。写出富有弹性和韧性的线条并赋予精神内涵,是中国画家的基本功。中国画强调突出线条笔触,要见笔,笔笔分明,笔中有物,充分显示中国画线条的无穷魅力,这是中国画基本技法的实质。焦墨山水画的线条表达尤为重要,可以认为,焦墨画是不使用水,以纯浓墨线条构成的,唯有笔法,而无墨法,却具有滋润感、层次感效果的绘画。焦在中国画诸多技法中,焦墨法是既古老又具有难度的表现技法。

焦墨绘画课题论【上】

焦墨法的使用可以追溯五千年前的彩陶绘画以及隋唐时期的壁画,北宋的山水画也使用了焦墨。用纯焦墨创作的中国画,以明末清初的程邃为始,现代的黄宾虹、潘天寿也时常以纯焦墨作画,以及当代张仃等人。

焦墨绘画课题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