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何为焦墨?

焦墨或可称之为枯笔、渴笔、竭墨。

焦墨画是采用干笔浓墨而不借助于水的渗化作用的一种画法,也是一种最古老的画法,比如五千年前的彩陶就是焦墨画法,隋唐时期兴盛起来的壁画,也基本上是焦墨。到了北宋,虽有了水墨的浓淡变化,但与后世在生宣纸上那种水墨淋漓的丰富变化相比,也还是以浓墨为主,所以黄宾虹先生题画有“北宋多用焦墨”之说。明末清初的程邃喜欢画焦墨,也多半是以枯笔渴墨为主,水墨辅之。纯用焦墨作画,大概从当代的张仃先生之后才慢慢多了起来。

马培童的焦墨人生

马培童,艺名马双焦,笔名守一,1956年生于江苏徐州沛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画坛一代绘画大师张仃的学生,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导师山水画工作室画家,曾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山水画专业,以独创的“双焦皴”法和“吴哥窟焦墨组画”享誉世界画坛。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中国画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是山水画,它的标志就是把所有的笔法归纳成勾皴点染几道程序,山水画走在了前面。马培童先生的焦墨山水走的就是这种相对的程序和相对的符号化。符号化了以后,你可以从你的角度去理解,他可以从他的角度去理解,甚至有人会问,说我看不懂又如何欣赏?这是个人的看法,因为他的作品,需要特别的欣赏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一个视觉训练适应过程,需要一定的习惯才行。他用焦墨作画,舍去了大量的常用的手段和笔墨语言,犹如清唱,没有伴奏,更没有华丽的灯光,在这样特定的状态下产生的作品,更需要扎实的功力,所以会给人特殊的艺术感受。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马培童近十年来重点研究的是焦墨山水画。焦墨山水是中国画中的一个类别,黄宾虹之后,也有人研究并实践焦墨山水,但为数不多。因为焦墨山水不易掌握,靠一枝笔,一瓶墨汁,一张纸,其它甚至连水也不用,直接用墨画出山水的千姿百态,大千气象,难度可想而知。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在这方面辛勤耕耘,奋发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马培童焦墨山水画的基本面貌。培童的作品多从写生中来,有真切的生活感受。

马培童老师的“熬”字诀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在我这几十年的焦墨之路上,熬,是我对焦墨艺术修行,闭门谢客、写生回来在创作,研究、探索。逆来顺受;熬,是对焦墨艺术的执着。熬,是能量积蓄;熬,是艺术生命创作的升华。

熬,看似很苦累、很寂寞,实际上是在充电、是在进取。熬,是一段痛苦而忍耐的过程。熬,是对焦墨画技法的掌控。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就看对艺术执着的态度。熬,是对艺术最好的磨石。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也不肯轻言放弃、但在人生路上,已成赢家。熬得久了,心性磨练得坚韧了,熬,是生命赐予的最好礼物。 一 个"熬"字 道出了多少无奈和心酸,最关键的要熬得住,熬住,你就赢了!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没有经历过"熬"的人,哪能知道"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道理。熬,是上天赐予你与自己灵魂对话的机会,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先兆。艰难岁月,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需要的是勇气和坚持。焦墨艺术是心性的流露,真正想学不是刻意而为,而是自然的"留意"。焦墨是静中画、闲中思考。必须亲近自然、融于自然。方能被自然所爱,方能被自然滋养。焦墨画的成功需要奋斗。更需要坚持。奋斗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作品与人品有关、与学养有关、与悟性有关、与勤奋有关......唯独与「头衔」无关。一心成名人,难以成名人;功利心往往令人误入歧途;无意成名人,偏偏成名人,淡泊心反使人「无心插柳」。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焦墨,走进马培童老师的焦墨画世界!

隐者不一定都是大家,但大家一定都是隐者。不事张扬、不为所动;与艺术,向文化攀亲,乃大家之道也。大家也好,大师也罢,不是自诩而定,也不是自谦而否,更不是忽悠而成,最终是作品说话,是历史表态。

一马培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