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何為焦墨?

焦墨或可稱之為枯筆、渴筆、竭墨。

焦墨畫是採用幹筆濃墨而不借助於水的滲化作用的一種畫法,也是一種最古老的畫法,比如五千年前的彩陶就是焦墨畫法,隋唐時期興盛起來的壁畫,也基本上是焦墨。到了北宋,雖有了水墨的濃淡變化,但與後世在生宣紙上那種水墨淋漓的豐富變化相比,也還是以濃墨為主,所以黃賓虹先生題畫有“北宋多用焦墨”之說。明末清初的程邃喜歡畫焦墨,也多半是以枯筆渴墨為主,水墨輔之。純用焦墨作畫,大概從當代的張仃先生之後才慢慢多了起來。

馬培童的焦墨人生

馬培童,藝名馬雙焦,筆名守一,1956年生於江蘇徐州沛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者、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畫壇一代繪畫大師張仃的學生,中國國家畫院程大利導師山水畫工作室畫家,曾在中國美術學院攻讀山水畫專業,以獨創的“雙焦皴”法和“吳哥窟焦墨組畫”享譽世界畫壇。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中國畫發展得相對成熟的是山水畫,它的標誌就是把所有的筆法歸納成勾皴點染幾道程序,山水畫走在了前面。馬培童先生的焦墨山水走的就是這種相對的程序和相對的符號化。符號化了以後,你可以從你的角度去理解,他可以從他的角度去理解,甚至有人會問,說我看不懂又如何欣賞?這是個人的看法,因為他的作品,需要特別的欣賞方式,這種方式需要一個視覺訓練適應過程,需要一定的習慣才行。他用焦墨作畫,捨去了大量的常用的手段和筆墨語言,猶如清唱,沒有伴奏,更沒有華麗的燈光,在這樣特定的狀態下產生的作品,更需要紮實的功力,所以會給人特殊的藝術感受。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馬培童近十年來重點研究的是焦墨山水畫。焦墨山水是中國畫中的一個類別,黃賓虹之後,也有人研究並實踐焦墨山水,但為數不多。因為焦墨山水不易掌握,靠一枝筆,一瓶墨汁,一張紙,其它甚至連水也不用,直接用墨畫出山水的千姿百態,大千氣象,難度可想而知。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在這方面辛勤耕耘,奮發創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形成了馬培童焦墨山水畫的基本面貌。培童的作品多從寫生中來,有真切的生活感受。

馬培童老師的“熬”字訣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在我這幾十年的焦墨之路上,熬,是我對焦墨藝術修行,閉門謝客、寫生回來在創作,研究、探索。逆來順受;熬,是對焦墨藝術的執著。熬,是能量積蓄;熬,是藝術生命創作的昇華。

熬,看似很苦累、很寂寞,實際上是在充電、是在進取。熬,是一段痛苦而忍耐的過程。熬,是對焦墨畫技法的掌控。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就看對藝術執著的態度。熬,是對藝術最好的磨石。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也不肯輕言放棄、但在人生路上,已成贏家。熬得久了,心性磨練得堅韌了,熬,是生命賜予的最好禮物。 一 個"熬"字 道出了多少無奈和心酸,最關鍵的要熬得住,熬住,你就贏了!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沒有經歷過"熬"的人,哪能知道"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道理。熬,是上天賜予你與自己靈魂對話的機會,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先兆。艱難歲月,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需要的是勇氣和堅持。焦墨藝術是心性的流露,真正想學不是刻意而為,而是自然的"留意"。焦墨是靜中畫、閒中思考。必須親近自然、融於自然。方能被自然所愛,方能被自然滋養。焦墨畫的成功需要奮鬥。更需要堅持。奮鬥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作品與人品有關、與學養有關、與悟性有關、與勤奮有關......唯獨與「頭銜」無關。一心成名人,難以成名人;功利心往往令人誤入歧途;無意成名人,偏偏成名人,淡泊心反使人「無心插柳」。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焦墨,走進馬培童老師的焦墨畫世界!

隱者不一定都是大家,但大家一定都是隱者。不事張揚、不為所動;與藝術,向文化攀親,乃大家之道也。大家也好,大師也罷,不是自詡而定,也不是自謙而否,更不是忽悠而成,最終是作品說話,是歷史表態。

一馬培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