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攀上了世界第一高峰,卻引發了別人的質疑

在1960年之前,從來沒有人能夠從北坡登上過珠峰,包括英國傳奇登山家喬治·馬洛裡,因為北坡除了有要面臨隨時都在變化的天氣和零下的溫度,還有好幾處很難通過的路段,像冰塔林、北坳、大風口等等,更有一處被全世界認定為“無法逾越的天險”——第二臺階。這第二臺階總高20多米,下部雖陡但還是爬的上去,最困難的要數最上面的那4米多,可以說是近乎垂直的光滑巖壁。因此當時中國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不被西方登山界承認的原因除了是沒有攝影資料外,還有就是他們接受不了他們做不到的事我們中國人卻做到了。

為什麼中國當時執意於要攀上珠穆朗瑪峰呢?因為它關係到中國的領土紛爭。當時中國與隸屬於印度的尼迫爾對於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一直存在糾紛,他們認為我們中國都沒有人能夠登上珠峰峰頂怎麼能說珠峰是屬於中國的。為了爭一口氣也為了領土完整,1960年,登山隊隊長史佔春與翻譯周正去瑞士購買裝備,碰巧得知印度也會在在相同時間從南坡登頂珠峰,這場較量也正是拉開了帷幕,當然最後是中國成功登頂,1961年正式簽訂了《中尼邊界條約》,解決了中國邊界問題。

《攀登者》:攀上了世界第一高峰,卻引發了別人的質疑

攀登者海報

《攀登者》這部電影就是根據當時的這個歷史背景進行的改編,整部影片給我們呈現出的意義是非比尋常的,讓我們瞭解了當時前輩攀頂珠峰的不易與攀登背後的較量。

整部影片給我們講了兩次攀登珠峰的故事,一次是1960年,一次是1975年。1960年的攀登故事影片講的比較少,最主要講的還是1975年第二次攀登的故事,但第一次攀登卻有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

很多人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曲松林在攀登第二次珠峰之前是痛恨方五洲的嗎?我在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才意識到與其說他痛恨方五洲不如說是痛恨他自己。他痛恨當時他沒保護好攝像機,他痛恨自己沒保護好自己才會讓隊友為了救他而丟棄攝像機。

《攀登者》:攀上了世界第一高峰,卻引發了別人的質疑

方五洲救曲松林

他質問方五洲為什麼不選擇保護好攝像機而選擇就他,方五洲反而問了他如果是他當時會怎麼選擇,曲松林雖嘴上說會選擇攝像機但我知道他也會和方五洲做同樣的選擇。就在第二臺階那裡在爬上方五洲他們的身上的時候曲松林把鞋子和襪子給脫了,不忍心把冰爪踩在隊友身上,忍者零下30度的冰凍往上爬,從這個細節中就可以看出他在面對當時那種情況他也是會選擇救人而捨棄攝像機。從他們兩個人的身上我領悟到了一個團隊的成功離不開成員之間的相互扶持。

《攀登者》:攀上了世界第一高峰,卻引發了別人的質疑

曲松林脫掉襪子

很多人想不通為什麼1960年我們中國已經登頂成功,也解決了邊界問題,1973年國家還要再次組織一次攀登珠峰呢?

影片中給出的解釋是要對珠峰進行綜合考察,測量珠峰新的高度。但是在我看來國家再次組織攀登珠峰就是要打破質疑,既然你們認為我們不可能登上珠峰,那我們就再登一次給你們看。

在1975年再一次攀登珠峰的時候有兩個給我印象很深刻,一個是李國樑,一個是楊光。

李國樑讓我印象深刻是在他任隊長的那一段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在隊友在懸崖邊把他拉住的時候,他稍微清醒一點的時候,想著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先把攝影機交給隊友,他想讓隊友代替他去記錄下珠峰峰頂的影像,不再讓中國被西方人質疑。在他吧攝影機交給隊友的時候我已經知道他要做什麼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把繩子給隔斷自己掉下了懸崖,他知道如果他不這樣做的話他和他的隊友都會死,與其這樣還不如死自己一個換取隊友的生機。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忍不住在眼眶打轉,這種捨生取義的精神真的讓人很感動。

《攀登者》:攀上了世界第一高峰,卻引發了別人的質疑

李國樑割繩不想拖累隊友

楊光讓我印象深刻是他的性格與他的名字一樣都是陽光的人,在他攀爬珠峰的時候腳被凍傷了,在他知道右腿保不住的時候,他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大哭大叫,更沒有怨天尤人,他還是很陽光的說道:“我不會放棄的,我還會再次來攀爬珠峰的。”他這種陽光不僅溫暖了自己也溫暖了別人。事實證明陽光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他最後也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登上了珠峰。

《攀登者》:攀上了世界第一高峰,卻引發了別人的質疑

李國樑和楊光他們讓我印象深刻,雖然他們在1975年都沒有順利登上珠峰,但是他們的隊友卻替他們實現了這個目標,在1975年5月27日他們的隊友帶著他們的寄託登頂了。這次的登頂的意義不僅是測量出了珠峰海拔的高度,還粉碎了西方世界對於中國從北坡登頂的懷疑,讓世界不要小瞧了我們中國,我們中國就是一個會創造奇蹟的國家,就像在這次疫情,我們中國僅用十天就把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建造完成,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創造力。

《攀登者》:攀上了世界第一高峰,卻引發了別人的質疑

成功登頂珠峰

《攀登者》這部影片讓我看到前輩們的艱辛與不易,讓我們知道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像楊光一樣既然已經發生那就陽光面對;還讓我們知道在團隊中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夠成功;更讓我們知道當我們被質疑的時候,那我們就用實力來打破他們的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