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VS張大奕:人設品牌崩塌與風險規避

疫情未散,大瓜不斷。病毒不僅影響人的健康,也影響人的情商。不僅資本市場爆雷,原油(甜油)期貨市場爆雷,娛樂圈也是天雷滾滾。

羅志祥VS張大奕:人設品牌崩塌與風險規避

蝴蝶之後是黑天鵝,蝙蝠身後是穿山甲。自從有了手機,娛樂圈到商圈就沒有安生過。從前誰也不會想到,一個網紅的情感糾紛會讓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一夜之間跌去1.5億,並從此改變中國最大電商公司接班人的走向。

羅志祥VS張大奕:人設品牌崩塌與風險規避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追求卓越》一書的作者湯姆•彼得斯曾說:“21世紀的生存法則就是打造個人品牌”。成功的個人是通向商業品牌成功的捷徑:明星代言,企業家代言,網紅直播都能攪起一池利益的春水。但時下最大的危險是養蠱反噬,個人品牌一旦出問題,不僅會人設崩塌,而且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像憤怒的主婦@張大奕一條微博都能引發中國電商和網紅行業的多米諾效應;中國網紅排行榜排名47位的小Angelababy一條血淚控訴可以讓臺灣當紅歌手聲譽萬劫不復,一時間“羅志祥”各種主題詞“時間管理”、“多人運動”、“黑眼圈”都能飈上熱搜,連帶他代言的名牌產品都陷入尷尬境地。以至於人們連三•少•爺的健康這樣的世界大事都不關心了。吃瓜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大,甚至總結出了情場規律:“沒有一個女生能從男友的手機裡全身而退,於是便在微博的戰場上歷練成文字高手,愈戰愈勇。”孰不知正是這樣的激揚文字和熱鬧圍觀讓本來是茶杯裡的風波衍化成一場場核武級的完美風暴,所到之外摧枯拉朽,殺得片甲不留。

羅志祥VS張大奕:人設品牌崩塌與風險規避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對於行走江湖的名媛大咖們來說如何保住個人品牌的聲譽,最好的辦法就是潔身自好。“如佛西來,只為尋一個不動心者。”但身處這個複雜的社會,風動?幡動?還是心動?莫衷一是。要想全身而退,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謹守江湖規則:千萬別裝B,裝B遭雷劈”;“不要秀恩愛,秀恩愛死得快”;如果一味地給自己貼上“歲月靜好,人格高尚”的標籤,天雷一來定會體無完膚。倒不如一開始就戴上口罩素顏示人。王朔當年有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誰?”;洪晃給自己貼的標籤是“文壇痞女”……如果當年王石當年聽從馮侖的建議,像潘石屹一樣善於插科打諢,懂得自黑,也不會一碗“紅燒肉”就引發信任危機。而對於企業來說,切忌將品牌聲譽全押在一個人身上,人紅是非多,就像群體免疫一樣,群體代言是化解個人品牌危機的最好途徑。

年輕人說“人至賤則無敵”,此乃深諳互聯網江湖的傳播規律。“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人生不易,不如一開始就放低身段,水低成海,人低為王,世道如此。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