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震盪就跑?北上資金卻在集中抄底這些公司

今天市場的表現,讓很多國內投資者"義憤填膺",3000點你說高了,跌!不敢買!2900點你說高了,還不敢買!如今2800點,你還說高了,還是不敢買!但北上資金卻很看好A股,今天國內機構瘋狂淨賣出483億,而北上資金卻逆勢加倉了48億,並且最近一個月已經淨買入了511億資金。

A股一震盪就跑?北上資金卻在集中抄底這些公司

(國內主力資金流向)

A股一震盪就跑?北上資金卻在集中抄底這些公司

(北上資金流向)

難道是真應了那句"中國市場的底,你們本國人不敢抄,我們外國人給你抄"。很多人奇怪了,北上資金為什麼敢買,而國內機構資金卻遲遲不敢買?北上資金都買了哪些股票?我們能捕捉到什麼機會?今天我們來重點講一講。

北上資金就是境外資金通過陸港通(深港通和滬港通)買入中國內地股票的資金,而北上資金一直被譽為市場的聰明資金,因為歷史上,北上資金總能在A股的轉折低位處大膽買入,成功率在80%以上,所以很多投資者都把北上資金的動向作為短期投資的風向標。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逐一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你自然會發現機會。

其一、為什麼北上資金此刻敢於逆勢加倉?

A股一震盪就跑?北上資金卻在集中抄底這些公司

外資敢大膽買入的中國A股的理由其實很簡單。

(1)美股處在高位,技術上只屬於反彈,尚未跌到低估值區域內

美股經歷了十餘年的牛市,在過去十年美聯儲採取的是連續寬鬆的貨幣政策,吸引上市公司大規模收購自家股票,從而引起了虛高。在疫情的這一導火索的刺激下,自然撐不住。當下,美國多地已發生動亂,疫情高峰期仍未到來,所以美股近期的上漲,機構自然只能看做是反彈,而不是翻轉,在美股沒有見底之前,自然不會抄底美股。

A股一震盪就跑?北上資金卻在集中抄底這些公司

(2)美元超發,超寬鬆貨幣政策使得利率為0。

近期外資持續流入A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聯儲"直升機模式的撒錢",直接把利率降到0,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美國資本家以低成本融入資金到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抄底然後進行收割。這裡有沒有收割我國資產的嫌疑不好說,但抄底我國A股的行徑確定無疑。

(3)中國是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資本市場穩健。

今年的新冠疫情是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集體動盪的"蝴蝶",在這隻蝴蝶的攪動下,資本逐利的本性是不變的,哪個國家最安全,哪個國家的資產就會得到青睞。放眼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有著超強的疫情管控能力,這不僅僅贏得了國際讚譽,更讓那些海外手握重金的資本家刮目相看,因此對於我國優質的上市公司也是垂涎三尺。

其二,內資機構為什麼不敢大幅買入?

這個問題要從我國資本市場本身的特點來說,國內資本市場自1990年開始到現在為止僅有30年的歷史,跟外國歐美髮達國家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市場相比還"很年輕",先不說在制度上存在的不成熟,僅僅是投資者就存在明顯的詫異。我國是散戶居多,其中散戶佔比95%以上,機構佔比5%都不到,而散戶大部分沒有過硬的專業素養以及良好的心態,很容易"追漲殺跌",造成盤面的大幅波動;對應的機構自然也不用說,很多基金經理也是一些小年輕,有的甚至都沒有經歷過股災和牛市,就來操盤上億的資金,自然心態也不好。沒有一個好的心態把控,不敢大幅抄底,只能分倉佈局了。

其三,外資大膽買入的股票有哪些?

從下圖所示,今天北上資金淨流入額度最大的20只個股中,其中以大消費為主導,包括食品飲料類的貴州茅臺買入了8.19億元,伊利股份淨買入4.69億元;醫藥板塊中的金域醫學買入了3.36億,藥明康德買入了2.77億元,食品加工中牧原股份買入了2.79億元,安琪酵母買入1.10億元。前二十大淨流入股中,大消費佔比達到80%以上。

A股一震盪就跑?北上資金卻在集中抄底這些公司

結論:

這說明什麼?說明北上資金偏向大消費,也再次印證了我們接下來重點佈局大消費板塊的觀點。對於今天大盤的下跌,不用過分恐慌,底部籌碼已經頂格,未來機會大於風險,關注大消費(醫藥、釀酒、食品加工、食品飲料),僅僅跟隨機構動向,把握全年投資主線。在防禦策略的前提下,做好自己的交易。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下方留言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