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點擊上方藍字 可關注:威海新樓市


進入4月份,隨著國內疫情有效的控制,各行各業都開始了復工復產。尤其是樓市,中介開店,開發商啟動建設及售樓處功能。在國外疫情嚴重,經濟形勢非常不樂觀的前提下,大家看到的是成交量萎靡,每一個人都認為房價要下跌。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3月底之前,樓市還是一片“死寂”,開發商在為賣房而發愁,很多中介店面不再開業(閉店),量價更是齊刷刷跌到谷底。但到了4月,一切好像都是約定好的一樣,全國各城市齊刷刷的出現漲價通知,多個城市上演“搶購”大戲,重現“一房難求”的熱銷場面,排隊搶房、排隊驗資、擠爆售樓處的新聞報道比比皆是,到處都有中介、開發商置業顧問在大肆宣傳“開發商從4月起要收回優惠、全面提價”的消息。真可謂是:峰迴路轉絕處逢生啊!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深圳:太子灣·灣璽再次震動深圳樓市:54套,2900萬元/套起,開盤半天售罄,吸金約23億元。

3月16日晚8點,萬科通過線上賣房的方式推出深圳的“萬科星城”項目,當晚推出的288套房源,在7分鐘全部賣完,銷售額2.99億。

3月20日,蘇州的三個房地產項目同時開盤,共推出近900套房源。無論是線上銷售還是線下選房的項目,幾乎都是“秒光”。

3月24日,龍湖集團CEO邵明曉在業績會上專門提到了旗下一個項目的“戰績”:311套房源,10分鐘內搶光。

另外還有:合肥“中海”422套房源數秒售罄、北京“金茂”20分鐘賣光814套房、無錫“恆大”233套房源10分鐘售罄。


失落、刺激、後悔、激動、後怕、慶幸等等,樓市中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聲音,都是疫情後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以及樓市所表現出來的分化局面的感受。


網傳年後萬科,恆大,碧桂園,融創等集體發出漲價通知。房價是真漲還是被“營銷”了,我們暫且不去考慮,我覺得看清時局、認清自己或許更加重要。


看看目前情況是否支持房價上漲,問一問自己是否需要買房,錯了或者錯過了,也不會有太多的遺憾。須要承認,須要面對,須要正視!準備最壞的,爭取最好的,如此才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房產界大哥們都是怎麼說樓市的


陳卓林:雅居樂集團主席兼總裁“融資方面,哪裡便宜就去哪裡借”

黃仙枝:正榮地產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經濟越不好,房地產的作用就會越拉越大”

胡葆森:建業地產主席兼執行董事“對房地產來說,利好的消息還是有的”

林中:旭輝集團董事局主席“產品方面要迎來一輪升級換代”

邵小明:龍湖集團首席執行官“4月份地產開發住宅銷售可以恢復”

許世壇:世茂房地產副主席、總裁“預計今年房地產銷售將下降10%-15%”

王曉松:新城控股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利潤率平穩下滑已成行業趨勢”

顏建國:中海地產董事局主席“對2020年市場謹慎樂觀”

孫宏斌: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均衡穩健、提高綜合競爭力是行業出口”

莫斌:碧桂園總裁及執行董事“不以規模論英雄,追求有利潤的現金流”

鬱亮: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每一次在危機過後都能獲得一些發展機會”

許家印:中國恆大董事局主席“房價不會上升,也不會大跌”


這些國內房地產業的龍頭大哥們,每一句話都對購房者有一定的影響。從最近的言論中,我們不難看出,基本都是對於樓市後期的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加上近期貨幣政策更加利好房企,對於開發商們的壓力似乎只有如何把房子賣出去這一點。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2020年3月全國TOP100房企銷售情況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TOP100房企單月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7690億元,與2月相比,百強房企業績環比大幅增長136.2%,與去年同期相比規模下降20.8%。3月房企銷售業績明顯回升,單月業績規模較去年同期同比降低17%,單月業績環比降幅較2月有近21個百分點的收窄。


因為疫情的影響,國內外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很多企業面臨著資金上的巨大壓力。企業的生存狀況,最終可以通過職工的工作和工資情況傳遞到樓市。因為人們的收支情況開始出現變化。(這一點,房價與工作收入是掛鉤的)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工廠,把工人勞動產出全部都作為工資和股東的分紅,是不行的。因為工廠需要有研發人員來提升效率,需要購入新的設備來提升產能。而大多時候這些研發與新生產線短期內的投入要遠大於支出,這就需要之前勞動產出的資本積累中,拿出一部分來維持。疫情讓人們更加清楚了資金積累的重要性,而如今人們的矛盾是儲備資金與資金來源變少變難,企業則直接是面臨的是如何生存下去。


此時,是不支持房價上漲的,但是房價下跌,資產縮水的情況更不舒服。因為下面你將看到消費支出在增加。


全球金融大放水,對消費對樓市影響如何


據統計現在已經有美、法、意、德等十數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直接給民眾發現金。我們雖然沒有直接發錢,但很多城市都在給大家發消費券,截至目前已有近20個省市總數40多億元的消費券,而且發放消費券的地方仍在不斷增加。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水龍頭都在越擰越松。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如此大規模的放水,未來會不會引發大規模通脹?樓市的泡沫會不會被相對縮小?還是繼續與物價保持之前的那種“安全距離”。


2020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3%。其中,城市上漲4.0%,農村上漲5.3%;食品價格上漲18.3%,非食品價格上漲0.7%;消費品價格上漲6.2%,服務價格上漲1.1%。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4.9%。

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1.2%。其中,城市下降1.2%,農村下降1.3%;食品價格下降3.8%,非食品價格下降0.4%;消費品價格下降1.7%,服務價格下降0.3%。


對於國家來說,資本積累並不是簡單的積累錢,錢在國家層面只是一個數字而已,而且可以隨時印發。比如美國的印鈔機就一直沒有停過。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印錢並不能讓國家富裕,沒有信用基礎的印錢只會讓錢貶值,不會增大外部購買力,但是積累勞動產出剩餘是可以的。而房地產則是在過去十幾年我國積累勞動剩餘的一個最大經濟體。


勞動剩餘,本質上是不用向勞動者兌現或者暫時不用兌現的勞動產出積累!

你交的稅,企業的利潤,這些是勞動剩餘。

你把錢存銀行了,就是國家的勞動剩餘;

你把錢買房子了,同樣也是國家的勞動剩餘。

只有當你把錢買了吃喝玩樂的,這些勞動剩餘才是你自己的。

而如果你把錢換成外匯,那麼勞動剩餘就從中國所有變成了該外匯國所有。


歐美的印鈔機可以開,可以把超發的貨幣可以讓其他國家買單,但我們這種發展中國家做的如何呢?


樓市帶給我們的並不只是高房價


當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去買房,去讓渡自己的勞動剩餘的時候,國家才能把這部分勞動剩餘轉換成為經濟發展的資本積累,才能去供養大批暫時沒有產出的研發,提供安全的國防,才能去把這些勞動剩餘轉換成為外部購買設備和技術的美元歐元日元。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但如果大家不買房子,或者把房子賣了,去消費去兌現,無非是會導致物價上漲或者貿易逆差而已,因為物資就那麼多,要麼就是出現物資管制,物價變化不大但是你就是買不到。如果大家要去把勞動積累換成外匯,那更是不行,直接會削弱國家的外部購買力,結局就是更加嚴厲的外匯管制。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一開始,不搞房地產經濟,把錢投入到別的經濟體,豈不是更好”。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當時選擇了這條路,肯定有一定原因的。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我們可能走這條路會更快一些吧,當然後遺症的陣痛可能會大些。同時,通過這次疫情,國外的月亮似乎也沒有特別的圓了。患難現真情切實讓我們感受到了祖國的溫暖與強大。


坊間消息:截止目前,除了救治8萬多病例,加上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經濟政治的影響,造成的損失大約10.5萬億元左右(網上搜集數據,也有說30-50萬億,參考一下吧。反正動靜大家都有目共睹,肯定少不了)。


疫情後政策上的關注


政策鬆綁


先是駐馬店下調公積金貸款購房首付比例,隨後廣州取消商服類項目限售,還有濟南的綠色建築不限購政策,以及浙江海寧的取消限購。


“搶人”大戰亦是越來越激烈。


南京:45週歲以下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可憑證書落戶

蘇州出臺人才新政,本科學歷(年齡不超過45週歲)可以直接落戶,無需社保;大專(年齡不超過35週歲)連續6個月社保就可以落戶。

海南三亞:拔尖人才購房補貼6萬元/年。

天津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六類創業者可領房租補貼 最長補貼2年。

4月2日,瀋陽市發佈《關於全面取消人才落戶限制進一步放開落戶政策補充意見的通知》


我們不能找回過去的時光,但經濟卻可以倒退回去重新來過。在此我不得不推翻年前我對樓市的一個觀點“三四線城市是未來人口趨勢”。


因為疫情,全球經濟大蕭條或將不可避免,我們也難獨善其身。未來究竟如何很難預料,但眼下疫情影響中,工資收入與工作崗位的提供都會大幅縮水。綜合實力越強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業與發展機會越多。很多人又不得不重回到一二線城市。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當“水大魚大,矇眼狂奔”的時代成為歷史,疊加疫情黑天鵝的衝擊,房地產行業面臨在行業變局中重塑增長邏輯的考驗。多方面的因素制約著樓市的最終走向。


對於購房者來說,期盼的是房價下跌,但是房價真開始跌了,你買嗎?敢買嗎?

對於開發商來說,有著政策方面的紅利,目前重點是想辦法把房子賣出去。

對於房產中介,房價上漲與下跌都可以。房價上漲購房者搶房的日子,中介閉著眼睛開單;房價下跌觸底,會有大量抄底客。唯獨目前的橫盤最尷尬,購房者焦急的觀望,中介每天也只是乾瞪眼。



總結

秒光盤、漲價潮可參考價值不高;物價波動、經濟衰退應該引起注意;全球央行放水或將改變經濟格局。而我們的樓市,後院不能起火。


來源:威海新樓市(ID:weihaixinloushi)


時局:樓市格局或將面臨深層次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