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人是如何赶海探箔的?


北海人是如何赶海探箔的?


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北海当地渔民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赶海是海边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退潮时渔民携带各种工具前往近水海滩,挖取沙虫、各类螺贝、海蟹、墨鱼等等,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传统的方式慢慢被改变,赶海也不例外。

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汛最好,因为大潮汛海水退的远又快,特别是贝类海鲜行动较为迟缓。当海水退下去的时候这些贝类海鲜就被搁置在沙滩或泥滩上了。而这大潮汛就是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的前后两天为最好。

北海人是如何赶海探箔的?

赶海回来

赶海回来

赶海一直作为北部湾一种传统文化,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在当地的渔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门拿着工具去赶海,去寻找退潮时宽广的沙滩上留下无数的贝类、螃蟹、沙虫、泥丁等等,而现在的赶海相对来说更具娱乐性、游玩性。

北海人是如何赶海探箔的?

现在的赶海

北海人是如何赶海探箔的?

赶海两栖专用车

北海人是如何赶海探箔的?

搁浅的小鱼

赶海的游客

北海人是如何赶海探箔的?

探箔抓的鱿鱼

北海人是如何赶海探箔的?

赶海抓的海鲜

北海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亦是中国最美的海滨城市之一,市辖区内以及涠洲岛、斜阳岛周边毗邻的海域约2万平方公里,沿岸滩涂面积5万公顷,已开发利用2.27万公顷。拥有约500平方公里的滩涂,类型有沙滩、淤泥滩、岩石滩、红树林滩、珊瑚礁滩等,海洋资源、文化都特别丰富,迎合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北海,相信也会有更多人了解赶海,喜欢赶海,爱上赶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