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

蘇軾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比喻只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出彩!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是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侶和靈魂導師,讀書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讀一本好書,如何結交益友;讀一本好書,像和高尚的人交談。


4.23世界讀書日|“腹有詩書氣自華”

第五檢察部 張慧《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理解與適用

《論語·衛靈公》裡有一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同樣,要做好民事檢察監督工作,首先就必須做好民事審判工作的知識儲備。

這本書是最高人民法院針對民商事審判中前沿、疑難、爭議問題,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它的內容系統全面,涵蓋民商事審判的絕大部分領域及民刑交叉等突出程序問題,通過條文主旨、爭議觀點、理解與適用、實務問題、典型案例五大模塊,為審判實務提供較為完備的解決路徑和重要指引。


4.23世界讀書日|“腹有詩書氣自華”

辦公室 嵇楊《非暴力溝通》

老公對老婆:“就你事多,你到底能不能快點啊!”老婆對老公:“喝,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老師對學生:“你笨死了,我怎麼才能教會你呢!”家長對孩子:“就知道玩,一提學習就沒有精神”

怎麼樣,哪個聽者不難受?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但這些內容我們陌生嗎?指責、嘲諷、否定、說教、隨意評價、貼標籤、任意打斷,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比比皆是。

幸運的是這本書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不再條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對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願望,重塑我們對沖突的積極思維方式,打開愛和理解,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聯接,使得人們樂於互助。


4.23世界讀書日|“腹有詩書氣自華”

第六檢察部 梁娜《楊絳傳》

初讀先生的文章,讓我對這名在文革中飽受磨難的女作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的文字是給了我個人,一種乾淨利落的感覺,她的文字樸素簡潔中卻飽含著優美華麗,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只是有些文章以我的水平還尚且不能理解,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文章使我感觸頗深,產生共鳴…

楊絳先生的敘述,含蓄、節制、內斂、細膩,卻有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字裡行間,讀下來會覺得心裡有股暖暖的...說不出的共鳴感。平淡、平靜、平和的文字,卻如此深刻地震撼著我的心,讓我的心思跟隨楊先生的回憶一起走過了這個家庭已經經歷過的那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聚散離合。

先生的:“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已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讀書,是一種享受,書中的意念如同無形的動力,影響著讀者的思想和心態,正如古人云“於書無所不讀,凡物皆有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