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武胜“12345”精准施策 促进多元化解实战能力提升

近5年来,武胜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按照“完善健全领导体制、工作力量只增不减”的原则,开展矛盾纠纷,尤其是初发矛盾纠纷的“即发即报、即调即补、失职即追”的化解工作,切实发挥协调中心组织排查矛盾纠纷、分流指派纠纷化解、协调整合调解资源、收集掌握工作信息、督促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等方面的实战作用,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广安武胜“12345”精准施策 促进多元化解实战能力提升

(家事纠纷调解室女法官倾情化解家庭纠纷)


完善一个体系


成立武胜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落实编制人员,由县委分管政法工作领导兼任主任。及时调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法检公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司法局等19个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于县委政法委。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以《武胜县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乡镇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实施方案》三定方案予以明确,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


夯实两大保障


县委政府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强化工作经费保障,在年初按照工作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增设200万元作为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补助经费;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核心层、基本盘、社会面”建设,建立40余名的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家库,重新规范13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设立,广泛吸纳网格员、乡贤、五老、村干部、村官、志愿者等人员,扩大多元化解队伍,充分利用“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学专家库”“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等第三方力量的专业性优势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广安武胜“12345”精准施策 促进多元化解实战能力提升

(田间地头开展纠纷调查和化解)


优化三级调处


县级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化解例会,及时分析研判全县矛盾纠纷形势,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乡(镇)坚持每周听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隐患,逐个化解销号,确保不引发大的纠纷。村(社区)充分运用人情、亲情、社情舒缓双方紧张氛围,巧打“乡情牌”,用群众的“土办法” ,通过选配德高望重、社会威望高、群众认可度强的调解员、“五老”人员和乡贤人士,组建基层一线专业调解队伍,破解“麻烦事”。从而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有力地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深化四调对接


完善“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检调对接”,形成多种化解途径优势互补、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消除了矛盾纠纷的调处“死角”。2019年,“公调对接”成功调处纠纷656件,“诉调对接”受理纠纷920件,诉讼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1.49%。“访调对接”持续优化,促进全县信访受理率、办理率均达100%,越级走访量持续下降,群众诉求办理质效进一步提升。

广安武胜“12345”精准施策 促进多元化解实战能力提升

(调解员组织当事人仔细核对签订协议)

规范五项机制


落实排查机制,建立日常滚动排查和重要节点集中排查、专项排查相结合的常态排查制度,实行重大矛盾纠纷“十分钟报告制”,实现抓早、抓小、抓苗头。


完善协调机制,坚持结果导向,及时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研判新问题新形势,商讨化解对策,明确化解职责。同时,制定《督办通知书》《风险预警通知书》等相关文书,对重大矛盾纠纷及时督办、预警、实时追踪。


健全联动机制,强化“三大调解”与其他纠纷化解方式的衔接互动,健全行政机关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通报和联动化解机制,充分利用协商、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司法确认等多种方式化解纠纷。


建立回访机制,以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工作目标,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回访活动,对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后的责任履行情况实行三级回访和案卷综合考评,提升化解质效。


严格考核机制,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绩效考核,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用制度管事管人。充分发挥好督导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多元化解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广安武胜“12345”精准施策 促进多元化解实战能力提升

(”诉调对接“运用网络调解化解纠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