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汇总的自东周春秋至元代的银匜,究其铭文,可以看到量,衡制体现方式。

1.东周春秋 洛阳金村银匜 ,国内最早的银器

东周时期,高3.7厘米,口径11厘米,通流宽9.8厘米,

器物通体都是用纯银打造,呈盆型器皿状,且周沿为椭瓢形,器物底部刻有“甘斿”二字。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2 春秋 秦公一号大墓

墓主 秦景公是秦第14代统治者,秦始皇赵政的第18代先祖,自公元前577年起,在位40年。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错金银匜

3 战国 楚王银匜

迄今发现最早的银制器皿之一,建国前出土于安徽寿县,

高4.9厘米,口径12.5-11.8厘米,重100克。器体较薄,应是在模具中锤出。

在隱流下面腹部刻有“楚王室客为之”六字,外部底上刻有“室客十”三字,笔画纤细秀丽。

楚王为室客作器,楚器中首见。此匜较小,又为银制,形制更接近于瓢,是招待宾客宴饮时的酒器。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4 战国 鹰首银匜

战国时期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5 战国齐国 陵夫人银匜

战国晚期(齐土建时期,即公元前267一前221年)银匜,共三件,出土于临淄商王村一号战国墓。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一件,整体呈椭圆心形,口微侈,口沿一侧有流状柄,另一侧腹壁内弧,腹下部内折,平底。口沿和腹下部饰弦纹,流下外腹部竖刻‘’陵夫人”。器高4.5厘米,口径11.3~12厘米,底径3.6~6.6厘米,

《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这座墓中同时还出土了一枚印文为“音子”的私印,可知墓主是战国晚期齐国一位名叫“音子”的诸侯夫人,银匜是这位夫人的专用器,与直径37厘米的银盘配套用于盥洗。银匜上刻有使用者的名字,说明战国时期,高级贵族盥洗使用的银匜已经开始固定化、专一化。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6 西汉 西辛银匜

2001年山东青州西辛大墓出土的几件银器刻有铭文,其内容记的是银器的主人及其容量。银器主人邵平,是汉初齐哀王相召平。据史书记载,召平死亡的时间是在吕后八年,西辛大墓的年代应在这一年,即公元前180年。

银匜1件(B1:15)。仅残存流部及部分口沿。敞口,器壁较薄。流部呈梯形,流口起沿。另有一块残片,疑为该器底,有铭文“鼍平,二又卅分”

银盘铭文的“一又卅分”和银匜的“二又卅分”皆是记重,分别为一又三十分之一镒和二又三十分之一镒,约合389.36克和766.16克。银匜平二分。

银器铭文反映的无疑是银器容量。

“分”义当为“半” 。银匜不同,重“二 又卅分”,“二又卅分”等于(15.7 克×48)+(15.7 克×24÷30),约合 766.16 克。

论西辛战国墓裂瓣纹银豆 —兼谈我国出土的类似器物 李 零(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 授)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7西汉 窦氏银匜

西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窦氏银匜,银质,长流方折,平底,腹内下层及底浅刻动物纹,腹内中层及腹外为流云纹,此匜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兼有高度工艺价值。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通高12.5厘米,通长32.5厘米。重1.4公斤。1952年陕西省西安市青门村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匜长流方折,平底。腹内下层和底部饰动物纹,腹内中层和腹外部饰流云纹。流下刻有铭文3行24字

西共窦氏银匜,容一斗七升,重五斤十四两。三年二月造。第五。”


8 西汉时期 南越王墓 银匜

匜和洗都是古代的的盥洗用具,一般匜和洗在洗手时配套使用。用匜盛水,从开口的一端流出,用洗在下面接水。南越王墓中出土铜匜16件,银匜一件,其中的一件有“蕃”字铭文,说明它们是南越国自制的。这一组铜匜大小套合,岁月久远,都锈蚀在一起。此外,还有铜洗,也是汉代用来盛水的器皿。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鎏金 铜匜


9 西汉 长流银匜

1968年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现藏河北省博物馆的“长流银匜”,由于前端的流既长且尖,应是对危重病人进行急救时,将药灌喉中、灌鼻中而使用,该银匜同样光素无纹。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10 西汉 银匜 江苏漣水三里墩西汉墓

银匜2件(6, 7号)。

形制相同,均已残破。椭圆形口,浅腹、凹底。流细窄如柄。器壁甚薄。口径8.1厘米。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11 其他汉代银匜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12 唐代 何家村 银匜

鎏金鸿雁衔绶纹银匝

高9.4、口径20.4 、足径11.9㎝、流长8.5㎝。 重865克。内有墨书题记

“廿一两”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鎏金鸳鸯鸿雁纹银匝

高9 .2厘米 口径20.2厘米 足径11.9厘米 重806克 主体用厚0 2厘米的银片锤打而成。墨书铭文“廿两”。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鎏金鸳鸯鸿雁纹银匝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13 辽代 银匜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14 元代 合肥市孔庙小南门窖藏 银匜

元代 高5.5厘米 口径18.2厘米 底径11.9厘米 口流长6.7厘米。

1955年在合肥市孔庙旧基出土安徽元代窖藏金银器小南门。

敛口,卷唇,圆形鼓腹,平底,长流下置云形支托。素面。伴随出土同类型器5件。

1955年10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小南门内距离原孔庙大成殿约3.5米的地方,一颗直径约0.45米的古槐树的树根底部发现一个用铜盘覆盖的陶瓮,后经过考古队员的发掘,出土了一批精美的、保存十分完好的元代金银酒器。陶瓮内最下层是盖部与底部相叠放的银果盒,中间颠倒相错放置9个银壶,银壶之间的空隙处是用金蝶、金杯、银碟、银杯、银匜、银碗、银勺等体积较小的器物紧密填塞,最后是以银果盒的隔层内装着55双银筷子放在最上层,总计102件。瓮口用一个很大的铜盘紧密覆盖着,铜盘的底部和大树树根紧密结合。这批器物除银果盒表面堑刻有精美繁复的花纹之外,其他器物均光素无纹,表面隐约可见斑斑点点的细小锤谍痕迹,部分器物上刻有“章仲英造”“至顺癸酉”“庐州丁铺”的铭文,明确了这批器物是元文宗至顺四年(1333)庐州丁铺所造,制造者是名为章仲英的匠师。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15 元代三系银匜,浙江博物馆馆藏


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10)使用千年“银匜”与时代性的量,衡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