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老公賺錢養我,又要老公每天陪著我”: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既要老公賺錢養我,又要老公每天陪著我”: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有個朋友最近很煩惱,因為經濟壓力太大了,跟她老公產生了一些矛盾。

據我所知,她老公原來的工作很好,有升職空間,收入也很高,養家沒什麼問題。只是要常駐外地,節假日才能回家,對家庭兼顧的比較少。

她想要老公陪伴在身邊,更多的照顧家庭。於是要求老公辭職,在當地換一份工作,可以每天陪伴在她和女兒身邊。

後來她老公如願辭職了,放棄了原來奮鬥了近10年的工作,回到老家重新找工作。

當地經濟不是很發達,工作機會不多,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雖然還是相近的行業,但收入差距很大。

他們倆的收入加起來也沒有她老公原來賺的多了,現在小孩越來越大,開支比以前多了不少,她覺得有經濟壓力了,而且生活質量也下降了很多,她就希望老公趕緊想辦法多賺錢養家。

她說:"我就想老公既能賺錢養我,又能每天陪著我們。最好他能找到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既要老公賺錢養我,又要老公每天陪著我”: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可是做任何選擇,都有其代價和遺憾。

你花時間去追劇,就少了時間讀書鍛鍊; 你想要收入高,必然要在工作上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你就少了時間陪伴家人。

世間之事,哪有兩全其美,我們只能在選擇的時候遵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1.選擇了就不後悔,愛你所選擇的

我有次跟一個同事去逛街,她想買件外套。她看中了兩件,很糾結不知道選哪件,就問我的意見。

我說:“兩件都不錯,但是不同的風格,你喜歡哪件就買哪件。”

朋友說:“我喜歡A外套,款式時髦又好看,但上班不適合穿,而且不好搭配衣服,能穿的機會很少,不實用。

B外套就很實用了,符合我的需求,就是款式中規中規,沒什麼亮點。”

“既要老公賺錢養我,又要老公每天陪著我”: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我建議她兩件一起買了,省的糾結。

她又說這兩件外套都不便宜,兩件一起買就超出她的預算了。

我讓她自己做決定,最後她選了B外套,但她一直心心念念著A外套,回去的路上一直跟我念叨。

我說既然你那麼喜歡,要不然我們回去把A外套換回來?

她又下不了決心,糾結B外套更實用,說如果她更有錢就好了,可以把他們都買回去。

人生哪有如果,生活是現實的。既然你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需要二選其一,那你就只能做出選擇,選你內心最想要的東西。

你選擇了B外套,那就多想想B外套的實用性,想它更符合你實際的需求,至於A外套就不要惦記了,選擇了就要往前看,不後悔。

我們不管做任何選擇,不要想著兩全其美。每一個選擇都有好有壞,有利有弊,我們無法求全,只有唯心選擇,選了就不要後悔,愛你所選擇的。

2. 相信自己的選擇,不跟別人比較

有個同學,生活在老家的小縣城,自己做點小生意,每年也能賺十幾萬。在老家來說,這個收入已經算很不錯了。

但他經常跟我訴苦,說他壓力大,日子難過,說他也在努力賺錢,為什麼這麼窮?

“既要老公賺錢養我,又要老公每天陪著我”: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我說你哪裡窮了?我覺得你過得挺好的啊。

他說:“別的同學在市裡買房,買車,日子都比我過的好。我什麼都沒買,手裡也沒錢,要不你幫我分析一下吧?”

我幫他梳理了一下開支,發現有很多沒必要的支出。

我說:

“那我們現在開始做個計劃,把不必要的開支砍掉,然後根據你的收入,每年定個存款目標,過幾年你也能買車了。

首先,你每年買魚竿這些裝備都花了好幾千了,這些買一次就行,以後不要買了,這筆錢可以省下來。”

他說:“這個預算不能砍,我喜歡釣魚,裝備要經常更新啊。工作已經這麼辛苦了,我還不能有點愛好啊。”

“那你假期出去旅遊也要花不少錢,就在家裡周邊遊一下或者兩年出去玩一次?”

他回答:“這怎麼行?假期帶孩子出去玩是為了讓他增長見識,擴寬眼界,這部分錢不能省。”

好吧,小孩子的花銷不能省。

“那你每年抽菸喝酒也要花兩三萬,這些錢總能省下來一部分吧?”

他說:“這個我戒不了,那抽劣質的煙,喝差酒對身體也不好啊。”

至此,我明白了,他其實壓根不想改變。

他羨慕別人有房有車的生活,卻看不見別人為什麼有錢?

“既要老公賺錢養我,又要老公每天陪著我”: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我說他羨慕的那個同學平時過的很節省,一家人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就是為了省錢買房買車,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

但他不信,他看不見自己享受的部分,只拿自己沒有的東西去跟別人擁有的東西比較,所以總覺得自己手裡沒錢,過的很窮。

其實我覺得只要自己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及時行樂,享受當下,這種生活方式也很好。

生活從來不是隻有一種模式,無論選擇什麼,只要自己不後悔就行。

可是他活的很擰巴,他既羨慕別人剋制慾望的成果,又無法否定自我的要求,不能放棄這種及時行樂的生活,所以才痛苦。

“既要老公賺錢養我,又要老公每天陪著我”: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我們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就要狠心捨棄一些東西,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我們要接受自我的選擇,相信自己的選擇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跟別人去做無謂的比較。

3. 調整心態,發掘更多可能性

任何選擇都有機會成本,都要放棄一些可能性,這些無可避免,我們能做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

我在上海的市中心上班,市中心的房租很貴。我之前租住在公司旁邊,跟朋友一起合租了一套房子,面積很小,住的很擁擠。

朋友的生活作息跟我很不一樣,她是夜貓子,晚上經常加班,白天比我晚起,我又對聲音很敏感,所以睡眠質量很差,住的很不舒服。

後來,我搬去了郊區,通勤時間長了很多,但房子面積比原來大很多,房租卻跟原來差不多。

我喜歡住寬敞安靜的房子,一個人住的很舒服,雖然路程遠了不少,但我樂於這樣的選擇。

剛住到郊區的時候,我也很不適應,因為路程遠,週末去市區玩的少,感覺朋友聚會都少了。

後來我發現也有很多好處,比如郊區的空氣要好一些,還有我很少去市區,逛街少了很多,幫我省了不少錢。

更重要的是,我把坐地鐵的時間利用起來看書,去年一整年竟然看了十本,比我前幾年加在一起看的書都要多。

“既要老公賺錢養我,又要老公每天陪著我”: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我很開心,能利用路上的時間看這麼多書。我想我既然選擇了住在郊區,我就該想在這種選擇下,怎麼讓自己過的更好。

在路上看書就是我的新發現,這是我搬去郊區居住時,沒有預料到的收穫。而這些源於我心態的改變,就是選擇後努力往前走,去挖掘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人生處處充滿選擇,不管是生活中買衣服這種小事還是人生的重大決定,我們做出選擇的時候,其實選的就是自己內心深處想要的結果。

人生苦短,我們要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不後悔,愛自己所選併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再努力挖掘其中的小確幸,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

-END-

作者簡介:宋小滿,不放棄自我成長的80後,人生不求太滿,小滿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