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摒弃苏宁、国美重资产模式,传统企业加速转型互联网


京东商城:摒弃苏宁、国美重资产模式,传统企业加速转型互联网


2013年腾讯入股京东,成为拥有15%股份的重要股东。京东的商业模式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的投资,说明竞争力会越来越强劲。

京东商城对苏宁、国美就是一种降维打击。今天还有多少人跑到苏宁去买家电呢?人们已经养成了全新的消费习惯,跑到苏宁卖场后,去拉一拉冰箱的门,看看是不是紧闭的,然后问问这个品牌的服务质量怎么样,最后呢,他去京东上下单了。

一夜之间苏宁的所有门店全都变成了京东的体验店。因为京东的价格结构和苏宁的价格结构完全不同。京东一开始是没有线下门店的。

以我穿的鞋子为例,我这双鞋子的成本大约是150元,到了省级总代理商那里变成大约250元,然后他会以4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零售商,零售商想要卖800块,但商场还要拿走售价里的40%~50%,于是最后的零售价变成1500元左右。

一双成本150元的鞋子,最后要卖1500元,中间还没有人赚大钱。如果厂家直接在网上卖这双鞋,他觉得卖300块钱已经很了不起了,已经是暴利了。

这个网络售价将彻底打破原来的价格体系。京东就是在玩这个游戏。京东的价格一定比所有零售商的便宜。所以,人们在苏宁拍下二维码,在京东上下单是一定会发生的。

原来苏宁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在全国各地开店,开店就能赚钱,多开一家店就多赚一笔钱。京东模式出来之后,苏宁的门店瞬间从资产变成了它的包袱。所以2013年,苏宁大量地关店。开店已经不再是优势了(和国美等连锁商场相比),也许迅速关掉没有价值的店才是优势。

苏宁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线下门店和线上商城价格同步,不仅与苏宁易购同价,还与京东商城同价,否则苏宁的线下门店将没有交易。2013年,线上线下同价之后,苏宁的利润剧烈下降。看看这几年苏宁易购(2018年改名苏宁云商)的股价走势,和五六年前基本处在同一位置,淘宝入股后也没有大的改观。

苏宁的老板张近东曾经是中国的富豪,如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京东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为“降维打击”做了典型的阐释。

所以,2013年是个很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新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穿戴式设备等)已经不满足于在自己的领域里战斗了,开始大举正面进军传统行业。没感受到的人浑浑噩噩,感受到的人如临大敌。这一年必将会成为“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元年,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毋庸置疑的分水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