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疫情肆虐之下,歐美正用慘烈的死亡數據向全世界展示著疫病的殘酷,從另一面也凸顯了中國在抗疫時期實行的隔離手段,是實用的、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些疫情較輕地區內的國家卻並不這麼認為,比如尼日利亞,這個非洲西海岸之國,這段時間憑著一己之力,硬生生登上了熱搜榜。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在全球疫情圖中,相比歐美國家,非洲的疫情確實看起來彷彿沒那麼嚴重,有些國家確診人數甚至接近於零,截止4月13日,尼日利亞本國確診人數343人,作為一個2億人口的國家,三百多人確實看起來不多、可控。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至少尼日利亞國內一些人應該也是這麼想的,疫情離我們很遠,我們這裡OK,自己能罩得住。

在這種思想之下,尼日利亞國內有了不歡迎中鐵建醫療組援助的聲音,有了中國在粵實施的隔離管制涉及尼方人員的強烈抗議。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然而在這些紛擾的背後,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對本國疫情傲慢大意、對中國疫情陌生隔閡的西非國家。

尼日利亞離歐洲不遠

相比落後的非洲經濟條件,歐洲彷彿與之相隔了一個世紀,然而從地理位置來看,歐洲與非洲一些國家卻相當近,相隔最近的摩洛哥與西班牙僅有15海里之遙。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疫情當下,在近鄰國家西班牙、意大利死亡人數雙雙逼近兩萬之時,北非臨近地區,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的確診人數卻還不到兩千人,而非洲的南面南非這個國家,截止4月13日就已經確診了2173人,整個非洲的數據,給人一種非常不安的樂觀。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歐洲此番疫情的暴風眼在意大利,接替它的國家是西班牙,兩國都靠近非洲北部,但非洲各國的表現卻是,雖然置身於疫情風暴中心附近,但自己也只是受了點皮外傷,我們國家疫情很輕,沒問題的,這恐怕是大多非洲國家國人的看法。


然而這恐怕也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尼日利亞,一個落後的國家


在非洲諸國較少的確診人數數據之下,卻有著衛生、醫療水平相對低下的尷尬現實,就拿尼日利亞來講,尼日利亞是世界上盛行隨地大小便第二大國家,2018年該國開始宣佈進入水、衛生和個人衛生緊急狀態,政府發起“清潔尼日利亞,使用廁所”運動,目標是在2025年全國杜絕隨地大小便陋習。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而作為尼日利亞最大城市拉各斯,三分之二的人口更是居住於貧民窟之內,擁擠、雜亂、無序,這裡面的衛生條件自然可想而知。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在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佈的數字顯示,尼日利亞醫療體系綜合指數在191個成員國中,位居第187位,倒數第五。


尼日利亞作為一個國內治安差,基礎設施落後,糧食都不能自給的國家,按常理來講,當其看到歐美抵禦疫情的狼狽模樣之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了。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但,事實卻並不是這個樣子,在這場疫情之中,傲慢和偏見不唯歐美諸國,也包括非洲的一些國家,原因很簡單,疫情當下看起來並沒有在非洲大規模蔓延,因此大家自我感覺還算良好,不需要援助,其他國家防疫措施過於嚴苛,對國外人不友好。


這種站在岸上品頭論足的感覺看起來相當眼熟,有點兒二月份的歐美味道。


非洲沒有意識到,而如今那些意識到了的歐美國家,還在醫院裡躺著呢。


這幾日發生在中國和尼日利亞之間的事情,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尼日利亞本身沒有真正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同時作為一位西非國家,在與中國日常交往過程中,對於中國的政策、措施缺乏應有的瞭解。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就像昨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說的那樣,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對所有外國在華人員一視同仁,反對任何針對特定群的差異性做法,非洲的朋友們在中國一定會得到公平公正、親切友好的對待。


一視同仁、公平公正是中國對待外國友人的一貫態度,既然作朋友,那麼就要相互體諒,相互瞭解,這也是友誼的一個必要基礎。


疫情之下,面臨巨大輸入壓力,中國採取的一系列必要手段來保障本國和在華人員生命安全的同時,各國駐華使節更應該做的是為本國在華人員宣貫中國政策,為本國介紹和溝通兩國政策的最新變化,全力保障國內和在華人員生命安全。


搶下了護照,卻丟掉了名聲,尼日利亞到底怎麼了


而不是跑到大街之上,用外交官的身份去幹涉中國的隔離措施、搶奪幾本護照,這樣的話,護照是搶下來了,名聲恐怕也是掉在地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