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救得了書店嗎?

美團救得了書店嗎?

經濟觀察網 見習記者 程璐洋 “叮咚,您有新的美團外賣訂單,請及時處理!”

3月12日上午10點,鍾書閣北京融科店響起系統提示音,半小時後,距離書店1.7公里的海淀居民郭先生,就收到了通過外賣下單的書,一本瑞·達利歐的《原則》。這是自2月1日關閉線下門店以來,鍾書閣北京融科店售出的第一本圖書。

3月第一週,北京市首批72家實體書店進駐美團外賣平臺,包括新華書店、涵芬樓書店等老字號;三聯韜奮書店、中信書店等自版書店;還有鍾書閣和Page One等“網紅書店”,門店10公里範圍內的讀者可以通過美團外賣買書,也可以下單書店裡的咖啡、簡餐和文創用品。

疫情之下,和所有實體零售一樣,面對驟降的客流,書店們積極探索自救方法。除了單向街書店的眾籌求助信,直播、微店、社群……書店們嘗試了各種方式,而外賣,又為其提供了一種新渠道。

上線一個多月後,書店外賣的效果如何?諸多自救渠道中,哪一條最有效呢?

成本

美團外賣頁面顯示,多家書店的月售為0。“有瀏覽量,訂單量不理想。”鍾書閣北京融科店負責人坦言。

對這種局面,該負責人解釋,書這種商品有其特殊性,不能高於每本書上標著的定價。“實體書店揹著房租和人員開銷,低於定價賣,能低到哪去?做任何事都有成本,即使是疫情期間上美團也有成本,不能賠錢。上美團外賣售書,初衷就是想多條腿走路”。

美团救得了书店吗?

鍾書閣北京融科店

書店上線外賣,成本多少?美團方面表示,均只收取4%+4元履約服務費(相當於騎手配送費),這包括書店物流配送成本,併兼容書店的文創、文具、餐飲等多元經營產品類別。相比餐飲品類10%-20%的抽傭比例,書店的外賣成本似乎不高。

“美團對其他行業的抽傭在15%左右,對書店抽4%,相對來說優惠”,鍾書閣總經理王目說,但是圖書跟別的行業不一樣,“毛利差不多在25%-30%,已經很不錯了,淨利幾乎在10%以內,達到5%-10%的淨利已經非常棒。”

“雖然美團平臺已經給了實體書店相當優惠的政策,但外賣成本對書店來說還是不低,相當於整體價格打8.5折”,鍾書閣北京融科店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按目前的扣點比例來算,起送門檻定為45元。

以標價98元的《原則》來算一筆賬。顧客在原價98元的基礎上,加付6元配送費,實付104元買書。這104元,書店得到書籍價格的96%即94元,美團抽成4%即4元,此外,書店還需要每單付給美團4元運費。

也就是說,一本98元的書,顧客付104元,書店收90元,美團拿14元。這14元中,10元是配送費,平臺和外賣騎手按比例分成,4元是平臺純抽成。

以鍾書閣在各渠道的圖書價格來看,線下門店和外賣基本按圖書定價賣,不打折,在其入駐的天貓、噹噹等電商平臺大概是定價的8折。和電商一樣是線上銷售渠道,沒有大力度折扣優惠的外賣圖書是否具備競爭力?

“京東賣58,你們怎麼賣98,別差太多了”,在賣出那本《原則》後,美團方面也這樣詢問該門店負責人。從外賣頁面可以看到,鍾書閣北京融科門店按原價出售圖書。同時,中信書店北京啟皓店曾在首頁位置7.5折出售原價98元的黑石集團董事長新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

考慮到中信書店主要出售中信出版社的自版圖書,讓利空間相對較大,但對其他沒有自版業務的書店來說,折扣的意義在於吸引讀者來到門店,閱讀與體驗。

顯然,本來是讀者和書店之間的交易,在外賣渠道上多了平臺和騎手分成,勢必增加成本,更關鍵的是,外賣渠道的“半小時達”速度,和10公里的覆蓋範圍,能否讓顧客和書店覺得多花錢值得?

剛需

你會通過外賣買書嗎?在#實體書店也送外賣了#的微博話題下,部分網友表示,特別急的時候會考慮。

什麼情況下會特別急著需要一本書呢?

“教輔,基本外賣來拿的都是學生的書”,同樣入駐外賣平臺的新華書店亞運村圖書大廈店員告訴經濟觀察網。

有位讀者一個人在家帶兩個孩子,沒法出門,要給孩子買田字格本,來電後得知可以外賣下單,30分鐘送上門。雖然初始需求是文具,但這位讀者也順帶買了書。外研書店總經理付帥對媒體舉的這個例子也說明,教輔類書籍對速度的剛需。

3月20日-22日,美團外賣舉辦居家讀書日,對部分商品提供最高滿100減50、限時減免配送費的活動。“3天時間近千本圖書的銷量”,美團閃購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期間,外研書店共成交了120個訂單;用戶最愛買的是兒童繪本、社科經典和詞典等工具書。

美团救得了书店吗?

教輔需要快,但對沒有教輔品類的鐘書閣融科門店,其負責人表示,外賣的快沒有那麼強的吸引力。“快?我覺得要慢一點,這麼快乾嘛”,她解釋,“公司有天貓、噹噹、微店很多渠道,實體書店也是一個渠道,我希望顧客來店裡閱讀和體驗。”

“這時候只要是對書店有幫助,我們都願意去做。”王目表示,鍾書閣上海門店也在和美團溝通,“但上海肯定就不是北京的入場條件了”。

書店能承受多高的外賣成本呢?“嚴格講,不能超過整本書定價的10%-15%,超過之後是無法承受的。”

自救

除了外賣,書店們的自救手段包括但不限於直播、社群、預售會員。

從2月4日的首場“雲逛店”直播開始,鍾書閣在上海總部專門修建了一個直播室,目前已經實現了總部每週三場直播,19家門店每週十幾場直播的頻率。

“轉化率不是很高”,鍾書閣的母公司上海鍾書實業有限公司副總金鐘書坦言,“天貓有自己的玩法,需要做基礎積分然後升級,達到才會給更多流量”,鍾書閣還在學習規則的過程中,“每天都需要直播,播滿多長時間,有多少個商品掛在上面,我們在順應積分規則”。

同時,鍾書閣一開始定位為疫情期間陪伴型直播的風格,和銷售的轉化如何找到平衡也是一個問題。

“整個直播領域泛娛樂化,內容型直播,大家很容易聽過就走了,不會產生購買的慾望”,金鐘書說,接下來對直播的期望是“破圈”。

對實體書店來說,多一條渠道便多一種可能,不過,在開源的同時,節流同樣重要,書店最大的兩部分成本來自房租和人工,實際上,房租作為商務條件是書店和業主談判的結果,處於免租期或者以抽成方式交租的書店,租金壓力相對較小。

與此同時,為應對疫情對實體書店造成的衝擊,北京市首批實體書店扶持資金已到位,共有161家書店獲得項目資金扶持,有13家書店被評為“2020年度北京市最美書店”,94家書店被評為“2020年度北京市特色書店”而受到獎勵。

鍾書閣北京融科店就因入選“年度北京市最美書店”,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別拿到了這項補貼。

該門店負責人介紹,日常客流量近3000人,但現在的平均客流量只有之前的5%。雖然人少了,但轉化率翻倍。“之前逛的多,買的沒那麼多。現在出門肯定得買點啥,來就消費,起碼買杯咖啡。”

在4月的工作日下午三點,鍾書閣融科店內大概有著10桌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