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好國家形象,請從生產一隻合格的口罩開始

近日,北京啟迪區塊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愛寶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出口的防疫用品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被外方退貨。這種做法擾亂了防疫用品出口秩序,嚴重影響國家形象。商務部隨即發佈通報,宣佈停止這兩家公司防疫用品出口。不知道這兩家公司是原來就生產防疫物資還是疫情的特殊時期臨時轉產。很多相關企業在抗疫過程中都引入了防疫物資生產線,或為國家需要,或為企業生存。不管哪種情況,守住質量都是做企業的底線。看看這兩家公司的名字,都有"科技"二字,北京的公司還冠上了當下最時髦的區塊鏈。但是注入了科技力量的公司卻連防疫物資都做不好,尤其是在涉及人命關天的公共衛生領域,丟人現眼到國外,這樣的做法不由得讓人格外失望和憤怒。


維護好國家形象,請從生產一隻合格的口罩開始

商務部發出禁令


此前,媒體上屢次傳出我國出口的防疫物資出現質量問題的報道和言論:荷蘭衛生部宣佈召回從中國進口、已經分發給醫療機構的數十萬只口罩,理由是質量不達標;西班牙計劃退還從中國進口的9000個快速檢測試劑盒,理由是檢測靈敏度不夠高;捷克從中國採購的一批快速檢測試劑盒"錯誤率高達80%";菲律賓衛生部稱來自中國的檢測試劑盒存在問題;芬蘭稱從中國廣州運來的200萬隻醫用口罩和23萬個呼吸器面罩經檢測後未能達到在醫療環境中使用的標準……針對這些防疫物資出口當中出現的部分問題,外交部也做了相應的回應。比如使用方法不當,採購渠道不規範,有些企業沒有相應的資質等等。但是也必須注意到,的確有不少產品是有質量問題的。中國海關總署5日夜間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自3月31日以來共查獲非清單企業生產或無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的醫療物資1120.5萬件,其中口罩994.1萬隻,防護服15.5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108.5萬份,紅外測溫儀2.4萬件。在疫情全球蔓延,防疫物資持續告急的情況下,中國發揮自身力量為世界戰疫提供物資是件好事,但是最終卻因為沒有守住質量底線導致企業受到處罰,國家形象受損,實在是不明智的做法。


維護好國家形象,請從生產一隻合格的口罩開始

海關查出不合格產品


因此,商務部不護短、不隱瞞的做法讓人在拍手稱快的同時,又不禁生出一絲擔憂:不合格的產品在海關可以被攔下來,那麼國內呢?國內市場上供應的防疫物資是不是百分百合格?如果不合格怎麼辦?國人的生命安全能不能得到切實保障?我們的抗疫成果是全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物質和精神代價換來的,既然我們能夠通過禁止出口來限制不合格產品流入國際市場,也同樣有能力對良莠不齊的國內市場清理整頓,不能讓來之不易的戰疫成果付諸東流。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出口製造業大國的身份行走在世界產業鏈中,中國出口創匯是國家發展和國力增強的重要力量;但同時遺憾的是,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始終擺脫不掉低端、廉價、山寨等字眼。相信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為數不少的微商、代購、網店老闆,估計疫情之後轉做網上銷售的人數更多了。原單、代工廠、高仿、A貨、鼠貨等詞語不勝枚舉,假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一個熱銷產品尤其是國際知名品牌甚至形成價格不同的N個版本,有些海外代購甚至從來沒有去過採購國。防疫期間曾經有這樣一個笑話:買主向警方舉報自己的代購從國外回來沒有向社區報備隔離,警方調查的結果讓人啞然失笑,代購者疫情期間根本沒有出國。如果這些亂象長期存在,不敢期望"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有多麼迅速、多麼成功,製造業能夠提高並保持住產品質量已屬不易。


維護好國家形象,請從生產一隻合格的口罩開始

沒有出國的海外代購


對於來自中國的抗疫物資"不合格"的消息,各方也有不同的解讀,在愛國主義情緒高漲的情景下,許多"賣國賊"或者"愛國賊"甚至將其提升到陰謀論的高度,是西方社會貫徹他們一直以來的準則,那就是"以抹黑中國為己任"。認為他們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借題發揮、大肆渲染;尤其是在當前,看不得我國在疫情中的出色表現和成績。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就此問題表示,中國在抗疫物資匱乏的疫情初期,也收到過來自其他國家的不合格產品,但我們選擇相信別人的善意。這個話沒有錯,善良更沒有錯,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自己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對等"藉口。與其天天呼喊愛國主義,癔想別人如何算計我們,不如腳踏實地從身邊做起,維護好我們的國家形象,請從生產一隻合格的口罩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