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不讀,更待何時?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們,晚上好。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就讓我們來聊聊讀書。

此时不读,更待何时?| 睡前聊一会儿

南宋詩人翁森寫過一首《四時讀書樂》,認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讀書各有獨特的樂趣。但事實證明,在平淡的四季輪迴中讀書或許不如某些特殊時期給人印象深刻。比如就在疫情期間,人們無論是讀書的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超過平時。據一家社交媒體發佈的《2020網民閱讀報告》顯示,疫情期間,56.2%的受訪者表示讀書量有所增加,三成多網民的讀書量甚至超過了過去一年的讀書量。而另一家主營電子書的網站發佈的報告也顯示,有超過七成讀者反饋自己在疫情期間的閱讀量較平日有所增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疫情迫使生活的節奏慢了下來,以往匆匆流逝不知去往何方的時間似乎一下子多了出來。面對猝不及防的災難,人們有疑惑、有憂慮、有迷惘,渴望答案、渴望力量。主客觀條件因緣際會,疫情時期也就成了讀書時機。

此时不读,更待何时?| 睡前聊一会儿

也正是因為疫情的緣故,讀書似乎也帶有了一種悲壯的色彩:雖然危險迫使我們躲在家裡,但絕不向病毒屈服,我們的精神仍要自由呼吸。最能代表這種氣概的莫過於那張流傳甚廣的照片:在武漢一所方艙醫院裡,一位戴著口罩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仍手不釋卷。難怪哲人和作家常常把書籍比作“避難所”,尼采就說自己流連於古希臘懷疑派哲學家的書籍就等於躲進了一所精神的避難所;毛姆也說過,養成閱讀的習慣,等於為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開生命中所有的災難。在困境中尋找方向,在逆境中尋找支撐,還有什麼比書籍更能撫慰心靈、鼓舞鬥志?

生活在今天的讀者無疑足夠幸運。即便在20世紀80年代的讀者,也要為了看到一本新書而徹夜在書店門口排隊,為了留住一本心愛的名著而連續幾夜不眠不休地抄書。讀者對於書,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今天,中國每年出版新書多達40餘萬種。但是與前輩相比,現在的讀者也有不少“幸福的煩惱”。人均年閱讀量十餘年來一直徘徊在5本以下,方寸屏開始佔據更多人的閱讀時間。我們在朋友圈裡點贊,在微博上查找熱搜,在興趣小組裡尋找影評,手機跳出的每條通知,把我們帶往不知何方的網絡世界。有人擔憂,在數字化時代,閱讀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淺,越來越碎片化,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閱讀稍微厚一點的圖書。

也許,越是看到這樣的傾向,我們就越需要反思。然而,只有將反思付諸行動,才能生髮改變的力量。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嚴肅的經典著作再次引起讀者的興趣。一所大學的圖書館特意精選了《夢的解析》《鄉土中國》《四書章句集註》等電子書,通過微信公眾號等途徑推送給讀者,目前已收到師生們關於這些文學經典的上百篇書評。一家網絡書店的統計發現,一大批與疫情和傳染病相關的經典作品,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鼠疫》《霍亂時期的愛情》等,也受到了讀者的格外關注。當類似的行動不斷疊加,就能引領更多的人遊向書海的深處。

《鼠疫》裡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能在鼠疫和生活的賭博中所贏得的全部東西,就是知識和記憶。"而書籍尤其是經典書籍正是承載著知識和記憶的寶庫。但探索這座寶庫裡的珍藏,需要耐心、沉靜和時間——疫情迫使我們告別了匆忙、暫停了浮躁,讓時間為我們停留,為我們創造了親近經典的機緣。此時不讀,更待何時?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把一切想讀而沒有時間讀、讀過還想重讀的書一一讀起來,讓書籍成為我們人生之路上的一塊塊築路石,引領我們穩穩地走向人生的開闊處

這正是:

疫情居家坐,書籍避難所。

歲月不蹉跎,人生向開闊。

(文| 張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