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导语

在医院里有着大批默默奉献的医生和护士。经常听到术后的患者对手术医生说:“您的手术水平真好,术中无痛苦,不知不觉中手术就完成了。”其实这是麻醉医生在手术医生背后的奉献。麻醉医生是围手术期生命的手术守护者,他们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管理者,他们在医院里举足轻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为病人围手术期的平安默默奉献的一群专业技术人员。今天隆重推出龙岩市第一医院麻醉科这几位医生大咖,让您更加了解我们这些可敬可亲、默默奉献的麻醉医师们的工作。

病例1

这是一例男性患者,77岁,以“反复咳嗽、咳痰3天,加重伴咯血1天”为主诉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肿物、肺气肿,拟行气管镜探查+肿物切除,主刀医生为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林钊盛,为病人麻醉的是麻醉科副主任曹志方主任医师、林添华副主任医师。两位麻醉医生接诊该病例后,为保证病人气道通畅、手术安全和主刀医师有足够的术野操作,所以无法用传统的双腔气管导管或者支气管封堵器。两位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迅速制定方案:1、Intersurgical igel双腔无囊喉罩全麻下行手术;2、置入带套囊小型号气管导管,导管腔外操作。建立有创动脉测压,予以平稳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后发现气道压力高,无法保证有效通气。麻醉科曹主任即刻改换5.0#加强型气管导管,轻柔置入气管内,深度位于肿物下方,一方面保证了有效通气和术中视野,另一方面即使术中肿物出血,气管导管套囊阻断了血流进入支气管,避免窒息的危险。肿物分次切除,为避免和防止肿块取出时滑落误入下一级支气管,曹主任将气管导管套囊适量充气,在手术医师配合下,将导管与肿物一同退出,取出肿物后,再将导管送回气管内。最终完美切除肿物,为患者恢复了通畅自由的呼吸。术中生命征平稳,内环境稳定,术毕即刻苏醒拔管送回RICU,彰显了曹志方主任、林添华医生的技术水平。

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病例2

一位70岁的女性患者,右肺上叶低分化腺癌靶向治疗后;右主支气管肿瘤堵塞;阻塞性肺不张。以“气促、胸痛12天”为主诉入院。科副主任傅杭祥主任医师接诊该病患后,迅速制定用小号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案。建立动脉测压,麻醉诱导后将5#加强型气管导管置于左侧支气管,用单腔管建立单肺通气,呼吸科医师便可在管腔外自由操作,再一次完美完成了肿物切除术,使患者恢复了自由的呼吸。术毕患者苏醒迅速,顺利拔除气管导管安返病房。

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病例3

医务处副主任、麻醉科主任医师李仕海接诊的76岁女性患者,左肺门恶性占位;左主支气管截断并左肺不张。麻醉科主任余丽珍主任医师、副主任傅杭祥主任医师、李仕海主任医师根据病人病情特点,自制了加长型气管导管,改善了5#气管导管的长度问题,术中避免导管滑脱及接头脱落的问题。针对肿物位于左主支气管,气管导管的套囊容易堵塞右上肺叶影响通气。李主任精准地把握了导管位置的深度和套囊的充气量,使手术顺利完成平稳出院。

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麻醉科余丽珍主任指出,这几例难度系数大的气管肿物微创切除手术虽然只是众多危重疑难病例中的代表性病例,却体现了龙岩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和麻醉科医生们高超的技术水平。默默无闻的麻醉医师们就是这样一次次为手术医师搭建安全的“舞台”,为各科新项目开展搭建了安全平台,让手术医生们大显身手,为解除病人的痛苦、为精准麻醉舒适化医疗做出了贡献。

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神秘的麻醉医生,

真的不是ju一针那么简单!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从适不适合做手术、麻醉药的剂量该用多少...手术中全程守护你,各项指标的安全他们都要管,还要负责把你从麻醉的状态中喊醒。

麻醉医生的累是有苦说不出,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自己的角色,让自己更加优秀,让手术过程更加安全。

文 字:严先蓝,李小玲

图 片:麻醉科提供

编 辑:钟丽玲

监 制:陈开红

醉美绿衣侠:一个背影,一张侧脸,抗住了手术的大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